大小合适吗?——百草村三车书苑读书笔记《人物志》衔珠二十六
原文
“知微知章,非圣人莫能两遂。”
微是小,章是大。
实际小也是大,大也是小。大小合适是一门学问。
我们读古文一定要抓住前面讲过的《幼学琼林》里那句重点,重要的话老祖宗都要讲不只三遍,是千万遍,知道我们笨,又贪心,前人就不停地换词汇,打比方,“古今称谓各殊”喔。
不解风情,老是在文字里自嗨,空谈,不去照着前贤的婆婆心去实践,去证明,小心前人来打屁股。
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小优点,小弱点和大优点,大弱点,只有圣人能做到两全。
圣人,不是虚无缥缈峰上的诗意与远方,不接地气,遥不可及。
圣的繁体字“耳口王”,写意——一个管好自己耳朵和嘴巴的人就是圣,慎言在易经里叫“括囊”,扎紧自己的口袋,闭上臭嘴,不妄言,可以保证平安吉祥——三更天。
一个能征服自己,善于聆听,懂得慎言的,就是圣人。
沉默是金,沉默之功喔。
共勉。
由此观之,我们身边很多看似平凡的劳动者才是是很牛的。
而一些看起来风光无比的,可能连英雄都算不上,顶多是个小聪明慢慢,自负又自卑的小孩,也叫巨婴。
刘邵接着注解说:
“耳目兼察,通幽达微,官材授方,举无遗失。”
一个能管理好自己耳朵和嘴巴的牛人,当他善于倾听,不悲不喜,善于观察,不垢不净的时候,就能够抓住很多幽微的细节,在发现人才,管理人才,任用人才上少很多错漏和失误。
“通幽达微”,和“曲径通幽”都很有意思,在每时每刻,能发现到自己细微的情绪,行为,心里变化并推动更新,迭代,找到那条自强不息的轨迹。
。“知微知章”,自己和别人小问题和大问题都能观察到,心如明镜。
《朱子治家格言》里也就是四个字“洒扫应对”来教导我们从小,从小事,开始自立,由小见大。
对身边平凡的劳动者有礼貌,对保安,保洁,餐厅服务员等尊重如自己,爱护公共卫生如自己家,对父母长辈有责任,有担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小张前面讲过,20几岁时候,一个老大哥教我三招“讲礼貌,讲卫生,嘴甜(这里嘴甜不是甜言蜜语,是礼貌实践和用语,是会关心大家的嘴甜,心里装着大家)”,说学会了走遍天下都不怕。
另外一个牛人打掉了我跷二郎腿的毛病。
还有一个牛人临别送了我四个字“微笑服务”。
老妈从小告诉我“雪中送炭的事多做,锦上添花的事少做。”
平凡的生活里哪里没有贵人,平淡的相处中何处不是宝藏?
生活中,打是疼,骂是爱,不假。
恭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