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被围攻,辽台女主持撕开了韩

白癜风会治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在娱乐圈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中国网友的全部笑点,可以说都是韩国网友给的。

这不,我国著名主持人朱霞,好端端又被他们骂上了外网热搜,究其原因么,听来可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事情的起因是李子柒发布的一条视频,众所周知,李子柒的视频内容大多是田园生活,包括但不限于器物、饮食等东西的制作,以其生动、自然为特色,后来传播到外网,更为展现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引起韩国网友争议的那条视频中,李子柒为大家展示了泡菜是如何制作的,取名为“泡菜的一生”,从处理原材料,到泡菜制作成功,画面精良,工艺高超,可以说是非常完美。

然而,这条视频却被韩国网友诟病颇多,他们认定李子柒是剽窃了韩国美食的做法,将不属于中国的食物展现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意在误导全世界网友,属于文化抄袭。

这就真是奇也怪哉,首先,李子柒并没有在视频中标注泡菜是中国的食物,就是简单呈现一道菜的做法,根本与“抄袭”、“剽窃”这些字眼挂不上钩。

其次,虽说如今一说到泡菜,韩国泡菜在泡菜界享有一定的名气,但这能说明泡菜就是韩国独有的吗?

腌菜文化在中国各地都有不短的历史,李子柒之前还制作过四川泡菜的视频给观众,一道小小的泡菜,既无人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申请专利,也没有署名是中华美食文化专有,韩国网友却兴师动众地扣了如此大一顶帽子给李子柒,属实是天大的笑话。

事发后,网友们自发声援李子柒,还有网友主动在外网科普中国美食的种类,各地区的饮食文化、风俗讲究。

其中最出名的声援,要数辽宁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朱霞,她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视频,对这件事进行点评,字字珠玑,每句都切中要害。虽然全篇没有一个脏字,但却集讽刺特点于一炉,可以说是相当犀利了。

挑几句经典的分享一下吧:

“在东北泡菜顶多算个围碟,上正菜的时候它必须得撤下去,怎么说呢,就上不了台面。”

“大门大户家里丢个银顶针,啥也不是,那放在他们家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还有人说我们没有那么泡菜冰箱就不正宗,那玩意儿正不正宗能咋的啊,我们那么多菜系,还差一个泡菜吗,我们冰箱从来不放泡菜,泡菜都在犄角旮旯。”

看完之后,网友们纷纷感慨:“还是文化人会说话,会说你就多说点儿!”

可谁曾想,朱霞说完这话没几天,韩国网友又如法炮制将朱霞骂上了韩网热搜。

有韩国人依葫芦画瓢,学着朱霞的逻辑说:“炸酱面是我国最便宜的宴席食物,一上炸酱面,客人就走掉了。”

还有人非常不合时宜的评论:“有不是中国菜的吗?蟑螂也是中国食物,蝙蝠甚至肺炎也是中国病毒。”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发酵成了社会舆论问题,最终,1月13日,官媒给这场闹剧进行点评时,精准评道:“归根到底,事事要争得不安全感是对自身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会使人变得多疑,从而产生各种被迫害妄想。从外交部发言人的反问到网友的调侃,这种淡然正是自信应有的样子,正因为实实在在的文化自信和强大,才让我们对这种小肚鸡肠的无稽之谈一笑而过。”

这话说到了每一个观摩这场闹剧的中国人心里,韩国网友对于泡菜的敏感,和对朱霞淡淡调侃的巨大反应,无一不在说明自身文化的贫瘠与薄弱。

中华文化作为整个东亚文化的源头,几千年来被无数周边国家崇拜并学习,他们的文化中永远有着属于中华文化的烙印,若是追溯要韩国的历史,几百年前,连“朝鲜”这个名字,都是朱元璋赐给他们的。

即便是不谈历史,仅说现代社会中各国文化的交融,韩国在这方面表现得也是极其没有风度。

早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秦始皇是韩国人”一事中,就可看出部分韩国人在文化剽窃方面的端倪。

年,韩国一位名叫薛和宏的东亚史研究专员,在《朝鲜周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这篇题目为“昔日的荣光——韩国与兵马俑”为题的论文中,除了强调秦始皇在野史中的生身父亲吕不韦是韩国人之外,还说秦始皇兵马俑其实也是韩国的。

此外,他甚至说秦始皇在造兵马俑时,求助了当时韩国的工匠。

这种听起来滑天下之大稽的说法,很快遭到了国内网友们的怒斥。其实根本无需动怒,这位韩国教授的理论,无论从事实方面还是逻辑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除了贡献给世人一些谈资之外,没过几天就被专家学者们抛之脑后。

但在民间,这件事却被大家一直铭记在心,成为多年前韩国人说李时珍是韩国的之后,又一例匪夷所思的“韩国行径”。

两相对比之下,一面是“李子柒被韩国网友指责剽窃韩国文化”,一面是“韩国教授坚信秦始皇是韩国人”,逻辑蹩脚且无法自圆其说的,始终都是韩国人。

为什么他们会对韩国文化如此敏感,又为什么会不停试图占有别国文化呢?

也许这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你有没有看到一只鸡”,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这个词条来自于网络上的几张截图,说一位教授在讲课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克拉考儿的电影人,写过一本叫《电影的本性》,里面有个故事是,一个导演拍了一个电影片子,片子不长,大概五到十分钟,内容是都市生活,都市风光,都市男女,讲述的都市的灯红酒绿。

他们把这个片子拿给尚未开化的非洲土著看,想了解他们看完的评价,等到这些土著看完之后,导演很惊奇地发现,他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电影短片中的一只鸡。

于是导演非常困惑,回去之后一帧一帧地拉片子,终于找到了土著们讨论的那只鸡。导演发现,这只鸡在电影中停留的时间是少于8画格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事物在电影中停留的时间少于24画格,那么观众一般来说是注意不到它的。

但这些土著们,在看电影时,完全略过了影片主要拍摄的都市风光,人物和风景,反而能注意到这只一般人看不到的鸡。

这是因为,对于土著们来说,影片中的都市和红男绿女,是他们所完全不熟悉的生活,看到这些,他们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而鸡是他们唯一熟悉的东西,所以成了讨论的重点。

高楼大厦在土著们面前,全部变成了背景,鸡反而成了主角。

这说明,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或者阅读一部作品,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所真实看到的,其实只是各自眼中的那只鸡,能够看到什么样的鸡,取决于各自的成长背景,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人生经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待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常常产生争执,其实有时候,对于争论的结果并不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双方来自于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心理素质。

韩国人看待李子柒的视频,没有看到其中制作泡菜的手法,没有看到泡菜是不是与韩国做法一致,没有查看中华文化中有没有关于泡菜的历史,他们只看到了泡菜,或许也是因为,在这整个视频中,其他的中华文化元素对于他们是全然陌生的,中华文化本身也是陌生的,只有微不足道的泡菜才是他们熟悉的一切。

按照这个道理来讲,韩国人一叶障目,是由于他们的文化,并没有中国这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甚至出于自己对于文化自信的缺乏,而将对方当做了假想敌,认为全天下都想要像他们剽窃别人那样,也来剽窃自己,会做出滑稽可笑的行径,也是理所当然。

主持人朱霞在视频的末尾说了一句话,叫“无礼而侮大邻者,可亡也”,掷地有声。

在文化传播与交融方面,学者费孝通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别说李子柒做的只是一道普普通通的泡菜,并没有剽窃韩国美食,即便是堂堂正正做了韩式泡菜,又有何不可呢?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中不正有一个民族叫“朝鲜族”吗?做属于自家兄弟姐妹的家常菜,又关韩国网友什么事呢?

这件事归根到底,是韩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妄自以自己国内的容量来揣测广博的邻国,从而造成了一场大型“社会性死亡事件”罢了。

朱霞说得好,希望韩国网友们,下次发言前,能多读两本书,也好真正地“以理服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