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州志》“回国”记(佳县国桢图书馆张红卫)
笔者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常常被那些古今破破烂烂
的书刊所迷恋,也常常出入于图书馆及相关资料室。
乾隆版《葭州志》原版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年的一天,我去陕西佳县县志办查资料,当走进县
志办主任苗发元办公室时,被一叠放在办公桌上的资料
所吸引。这是工作人员刚刚简订成册的一本清代佳县志,
封面上书《葭州志》(佳县古称“葭州”),我好奇地翻
阅着,里面皆为毛笔楷书而成,蝇头小楷,字迹清秀刚
劲。卷首的志序清楚地记录着编志的时间与撰写人:“乾
隆二十九年三月上旬”“郡人张宗商谨题”。志本字字珠
玑,工整醒目,手工书写,手工做图,全部内容包括八
大部分。
其中卷首部分有:州境图、州治图、井鬼图、
北斗图。卷一部分为方兴志,包括星野、沿草、疆域、
形胜、城池、山水、古迹、胜景、风俗、灾祥。卷二部
分为建置志,包括公署、学校、仓储、街坊、关梁、兵
制、驿铺、市易。卷三部分为田赋志,包括地粮、户役、
起运存留、军屯、税课、物产。卷四部分为祠祀志,包
括壈廟、寺观、坟墓。卷五部分为官师志,包括职官、
宦迹。卷六是选举志,包括进士、举人、贡生、例仕、
封赠、武宦。卷七部分为人物志,包括孝友、义侠、品
望、文学、列女、流寓。卷八部分为艺文志,包括著书、
制勒、集文、集诗。末卷部分为杂记。
我一口气翻阅了一遍,回过头才反应过来,原来是
影印效果,纸质还散发着浓浓的油墨味。苗主任说,该
《志》是佳县历史上成册最早的《志》本,也是目前世界
上仅存的一部手抄本地方志,它为我们研究古代县情乃
至周边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非常准确详实的依据,是一
部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那么,手中的这种影印手抄《志》本到底藏于何方,
来至何方?
原来,这部《葭州志》藏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图
书馆,就在年的一天,中国佳县籍留美学者薛九枝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部自己家
乡的清代州志,他顿感如返故里,如见亲人,当时翻阅
着书,也来不及想更多,只是一心想着把资料信息如何
反馈于故乡的父老,谁知美国国会图书馆有非常严格的
阅览制度,资料是严禁带出阅览室的。九枝想家乡建设
所想,急故土发展所急,当天夜里,他失眠了,心里翻
来覆去地思索着怎么把全部资料信息传递到中国。九枝
充足了相机上的两块电池,带了一包方便面,一瓶纯净
水,第二天一大早图书馆一开馆他便赶到阅览室,将那
本《葭州志》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焦,一页一页地拍摄,
中午顾不上回家吃饭,就用所带的那包方便面充饥,口
渴了就喝上一口纯净水,直至图书馆晚上下班关门时,
他才停止了拍摄,全部资料信息也都进入了他的相机。
九枝拖着十分疲惫的身子回到房间,连夜整理了所有拍
摄的资料,并很快与陕西佳县志办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通过互联网将全部信息进行了系统的传输。佳县志办的
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如获至宝,便加班加点进行整理打印,
简装成册。目前,佳县志办的工作人员正进行再度校对
整理,计划印刷出版仿古《葭州志》本。
使人不解的是,这部至今珍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
《葭州志》到底是何时流散到美国的?又是通过何种方式
出国的?这个谜底至今无法解开。也有人这样猜想,
年6月9日至7月12日,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一行
21人对延安和边区进行了参观访问,为了让世界人民了
解延安,了解边区,特别在陕北一带进行广泛采访,深
入了解群众并搜集进步资料,以对革命形势进行客观真
实的报道。当时的美国著名作家福尔曼、记者普金轩、
夏南汗等就在参观团的行列,也许就在其时将该《志》
“顺手牵羊”。但这毕竟是猜测。
庆幸的是,“出国”百余年的《葭州志》的全部信息
现在又回来了,通过整理,仍然可装订成一部完整的历
史志书。令人骄傲的是,故土骄子薛九枝爱家爱国,为
抢救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费尽心机,竭尽全力,忍饥受
累,尽忠尽孝。九枝的行动,是佳县人的骄傲,也是中
国的骄傲!但其中也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遗憾,那部用
佳县自己的手工麻纸亲笔书成的《葭州志》,又能在什么
时候回到它的故乡呢?
PS:薛九枝,男,佳县通镇薛家墕人,现已回国在江苏工作。
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求学
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
回国前先后担任三星显示美国实验室首席工程师
现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
薛九枝先生
(来源:钰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