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一位名叫顾荣的士族首领,在洛阳当官时,曾邀请朋友吃饭。无意间他瞧见店小二对桌上的烤肉嘴馋的表情,便分了一份烤肉给他。朋友不解,取笑的施舍行为。
顾荣却很慷慨地说: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意思是说,哪有整天端烤肉盘的人未尝过烤肉的道理。不过是一盘肉,喜欢的分享一下,有什么所谓呢?
正是他这一言一行,给店小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后来,五华乱世,顾荣逃难,数次遭遇危险,而每当他危在旦夕,都会有个人站出来保护他。这个人正是当年的店小二,受人之恩,涌泉相报。
虽然说,施恩莫图报。但,大多数的平凡人,内心都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的善意。就像顾荣施炙,与其说那盘肉是一种恩赐,不如说,那是他平等待人的胸怀。这种善行,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也不是食之无味地打发,而是给予对方不带歧视的帮助。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善行呢?
孟子说: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一切的善行,都须从仁义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以道德绑架的名义来勉强自己而为之。
晚清中兴,有一位击退太平天国的名将胡林翼,他出身名门,年轻时是个纨绔子弟,后因官场受挫,父亲去世,开始洗心革面,勤政剿匪。当时,曾国藩正在创办湘军,壮大军事力量,便向胡林翼投去橄榄枝,先送去大批物资与财力,又向咸丰皇帝推荐,说他是有才干的功臣。正是这雪中送炭的行为,使“曾胡”二人结下深厚的交情。
后来,曾国藩因谏言遭到咸丰的打击,被撤去兵权,更被其他朝臣落井下石,仕途一度陷入低靡。而屡次建功的胡林翼借机笼络了皇帝身边最有影响力的人,才使曾国藩有了二次出山的机会。最终,二人联手击溃了太平天国,解决了大清的内忧。
所以,真正的善行,是以欣赏与认可为前提,给予对方成长的机会。
而善行,或许也是人生的一段修行。特别是当我们遭遇某种打击,陷入失落消沉的时候,善念会使我们找回那个遗失的自我。
80后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写过一本令人泪崩的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故事很平淡,却因为寒冷世界中的一丝温暖,而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欧维从小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拿到成绩单那天,父亲因得意忘形被火车夺去生命。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妻子,可遗憾的是,妻子前不久也病逝了。他忍受不了孤独的滋味,一心寻死。
可,自从隔壁搬来新邻居,他屡次自杀的计划都被打断。先是邻居撞坏了他家门口的信箱,他不得不去帮忙倒车;又因为邻居的请求,他心软收养了小区流浪的猫;再成为女邻居的驾车教练……就这样,他从一个冷漠的怪老头,融入社区,更成为小区最受欢迎的管理员。
直到那个下雪的清晨,女邻居没有看到他循例早起的身影,原来他在睡梦中去世了。他的葬礼上,来了很多宾客,都是他曾经帮过的人,每个人都在谈论他的好,为他难过,为他祈祷。
网上有这样一条评论:也许生活不断背叛你,可总会有那么一天,你将遇到点亮你生活的人。
或许,对我们来说,付出一点行动,不费什么事,但对于别人,有可能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足以照亮他们的世界,温暖他们的心房。
在你眼中,还有哪些善行,令人感到温暖呢?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