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方引弓引而不发跃如也,弓弦聊作

方引弓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级外交学专业

现任书画协会会长

心为忆

01

方引弓与书协的相逢始于与前会长石青杭的相识,在学长的介绍下,他第一次全面地了解书协。这一相逢跨越近三年时光,从珞青赛到樱花笔会,从珞珈书院到汇光成芒,登万林雅集,铺一方毛毡,执一支湖笔,点一纸徽墨,以书会友,以画增情。

他在书协与大家一起经历了很多趣事,留下了很多值得珍藏的回忆。一起练字、一起约饭、一起上课……这些点点滴滴都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与一群热爱书画的朋友相识本身便是最难忘的。”

漫长如书协近四十年的历史,“樱花笔会”历经三十余届,短暂如“汇光成芒”,三年时间,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作为会长,他总觉得一年时间飞快,招新仿佛还在昨天,大家在讲台上冒充萌新的画面还鲜活在目。一眨眼已经过了大半年了,大家渐渐融入了书协这个大团体,缘起于书画,相聚于书协,怀着共同的热忱,一起见证书协的成长。

图为方引弓年春节期间所作

笔为书

02

方引弓在小学三年级时,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书法,从此便一路结缘,长久相伴。从《颜勤礼碑》入门,后来转学《圣教序》与《兰亭集序》。他对书法的坚持一直持续到上高中才因为学业不得不放下,等到高考结束后才重新拾笔。

进入大学两年以来,他选修了很多文学院的课(堪称文学院编外学生),例如王统尚老师的《三笔字》、肖圣中老师的《中国书法基础》以及邓福禄老师的《〈说文解字〉导读》。他还在珞珈书院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研读过许多碑帖,对隶书和篆书有了基本的体悟。

图为《中国书法基础》课堂实拍

他谈到,最近对草书颇感兴趣,练习时间也相对较长。主要学习的是张芝的《冠军帖》、怀素的《自叙帖》。他很喜欢草书的那种飘逸与洒脱,尤其在细节处的丰富变化让人回味无穷,像《冠军帖》开头“知汝殊”三字的两处连笔就非常有意思,同样是从右拉到左的连笔,两笔却又各不相同,独有韵味。

图为方引弓习作

方引弓说:“相对来说,大学练字的时间比较充裕,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在交流与学习中收获颇丰,也注意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在意的细节,尤其是在运笔的节奏和布局的章法上都深有感触。”当然也希望之后可以细致学习几幅碑帖,真正掌握其精妙之处。

图为方引弓书签作品

己为任

03

身为会长,书协的担子更重,他半开玩笑地说:“感觉会长是加强版的‘打工人’。”

图为书协部分工作人员合照

图左四为方引弓

三年的职位不同,方引弓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深刻的认识:“从部委到部长再到会长,不同的是身份标签,相同的是希望将一件事办好的热情与初衷。当然,由于负责的事情不同,心态也会有所区别。”

在大一他还是萌新的时候,更多的是按照部长、副部长的规划来完成各项任务,比如在某个ddl之前完成采访、文案、排版之类的工作。当时指导他各项工作的副部长张恒对他印象很好、要求较严,但也给予他极高的信任,是他在书协成长的见证者之一。

当时与他同为部委的张博文则向我们分享了他与方引弓线上采访袁学姐的故事。巧言策动,严谨认真,态度踏实,反馈积极是方引弓给他的首要印象。从因方引弓而留任部门到见证他成为会长,在越来越多的交流中,“方引弓”这个名字不再停留在工作层面,也是可讨论大而宏观的人生与未来之对象。

作为新生,他们同感新鲜与迷惘,却在每一次见面交谈中探求如何更进一步追求自我和宽慰内心,如何更多样地接纳世界和本性共存。方引弓于他而言,是值得信赖的工作伙伴,更是协磅礴,落繁星,采全力而为之,共赏神州可伴侧,偶遇悲凉可共言,饮水相交携君悦的挚友。

到了大二成为部长之后,需要考虑到部门工作的分配与时间的把握,尤其是在学期初进行部门的规划与安排。

他的部委姚顺俣表示,方引弓很热心解答学弟学妹的问题,部门成员每次在做海报、排版、写文案遇到困难时都能从方引弓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除了工作上的对接,方引弓还能与成员们“打成一片”,大家一起约饭,一起吐槽,一起谈人生谈理想,不知不觉间,书协宣传部就成为了结识知心好友的平台。

姚顺俣评价道“他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有道信之而不言之,藏器于身而不显之。写书之人,大多内敛而丰富。精神世界渺如瀚海,莹若美玉,耀如旭光长明不落。书者之心,书者之孤,我知引弓亦如此,我幸能与共言之。”

成为会长之后,考虑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问题了,书协下分六大部门,各司其职,会长便是协调其高效运转的关键一环。方引弓说到,他需要和大家一起提前将各个部门的学期任务规划好,像暑假安排招新、珞珈书院等事宜,也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并根据经验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等等。

在三年的工作中,方引弓和书协其他工作人员都经历了很多挑战,“其实在和大家一起完成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挑战是不可能回避的,但是很幸运我们大家都有着一致的目标,怀揣着对书画的热爱与对书协的热忱,都会以积极态度一起面对去解决挑战,真正做到了‘上下同心,其利断金’。”

致未来

04

图为方引弓在“期末送福”活动现场

如今,他以会长的身份继续在书协发光发热,他的愿望是能够做到守正创新。书协的每一份收获来自所有书协人的努力耕耘,这种传承与使命推动着每一位书协人勇往直前。

传承如持续三十余届的樱花笔会、十多届的珞青赛、每学期的珞珈书院以及每年的汇光成芒,这些活动都是系统化的成熟项目。除了活动的传承,更有温馨氛围的传承,无论走到哪里,书协人的烙印始终将大家维系在一起,无数学长学姐都乐于在书协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正是一届一届的传承使得书协有着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如今年与各高校开展的线上交流活动,诚挚邀请了全国各地高校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书画系列讲座;再如与更多兄弟社团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努力,在不断结识新的朋友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书协的朋友圈。

最后,方引弓向我们表露了他的工作期许:

“今年我们更希望去尝试一些新内容,像增加交流活动、邀请更多优秀老师为大家带来专业前沿的书画学习知识、为大家发掘更多的书画资源等等,希望我们能真正将自己所热爱的一直坚持下去,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回首,希望能无愧于心。”

“引而不发跃如也,弓弦聊作尘世歌。”方引弓正是以无限的热爱为他的书画探索蓄能,一路成长,一路高歌。

采访

韦湘逸

文案

姚顺俣排版

张优杨

审核

吕金花、夏新怡、王翘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