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冰鉴古人智慧

大夏天的我们有冰激凌,有各种冰镇饮料,有没有好奇过,古代人在夏天是怎么吃上冰镇食物的?

古时候人每年大寒季节,就开始到水质好的地方凿冰储藏,因为大寒季节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到了夏季,便利用储藏的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

可是夏季用上一年冬天的冰,古人是怎么储存冰块的呢。当然是冰窖。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据记载,清代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块。规模已是巨大。

冰块是有了,可是没有冰箱怎么冰镇食物呢,聪慧如古人,创造了一样神奇的法宝——冰鉴。堪称古时候的冰箱。这是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公元前—前年)时期的文物,设计巧妙,铸作精细,是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为重要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使用。现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物。

冰鉴。有了它,就可以喝冰镇饮料和食物啦。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填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很难想象它的构造,来普及一下。

这是一个套装组合物件,外部的是鉴,里边的内胆是缶,把酒等食物放在缶里面,把缶放在鉴里,然后在周围空隙里放入冰块,这样就能得到冰镇的食物。

它的内部构造也很到位,鉴与缶的组合,设有专门的机关。在使用时,将缶之口、底与鉴之口、底套合固定,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即可。设计巧妙,铸作精细,形体壮伟,在现知商周青铜酒器中尚无可朋比者。

外部纹饰精美绝伦,四足是四只动感、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神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

古人兴致所起“击缶而歌”,说的就是这种缶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