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名著,里面名场面非常多,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火烧赤壁等等非常多,第一个运用计谋最多的、也是令读者观众拍案叫绝的莫过于王允巧使连环计,王允利用貂蝉成功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并且利用吕布成功诛杀了董卓,为大汉赢得了短暂的统一;历史上的王允与小说《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王允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三公”之位?并诛杀董卓名垂青史,这期小董带您深入了解司徒王允,一起从他的经历找到他本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01胸怀大志的能臣
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按东汉士族之间互相吹捧的风气,不出意外的,王允也有年少时被德高望重的长者夸奖的经历。同郡的名流郭林宗曾经见到王允,大为赏识,说:“王生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意思是王允小朋友学业和道德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将来一定是王佐之才。
既然被这么夸奖了,不出意外,年仅十九岁的王允,就做了郡吏,算是迈上他官场生涯的第一步。
与其他士族读书人一样,天生与宦官处于对立状态,士族和宦官的敌对由来已久,我们今天不细说。当时宦官赵津贪横跋扈,为祸乡里,身为郡吏的王允果断把他收监处死了。因为这件事,赵津的兄弟找到赵津的宦官同事,同事向桓帝汇报后桓帝收监了当地的太守刘王质,并处死了他。王允感觉很愧疚,不顾亲友反对,提刘王质收尸,把他的尸首带了回来,之后就像守孝一样,老老实实在家呆了三年,才再次为官。
再次为官后,郡守征辟了一位举止轻浮的年轻人补官职的空缺,王允也当面顶撞反对太守的决策。太守一怒之下想杀了他,幸亏刺史爱惜王允之才,及时救下了他。为官严肃正直,加上本身就是名门子弟,名声很快传到了中央,三公都在征辟他,最后去了司徒高第身边当秘书。
其实从这里我们看出王允是个正直且不讲情面甚至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从王允肯为刘太守三年不为官能够看出,二人感情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秉公执法,并不考虑当时愈演愈烈的士人与宦官的矛盾,可见其果断和决绝,也不考虑诛杀宦官的后果自己是否能承受。对待同僚上也是很苛刻的,你不行就是不行,我当面向领导提意见,也能看出王允不但对自己要求高,对同僚要求也是很高的。
02平定黄巾的勇士
中平元年(公元年),黄巾起义,王允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奉命剿灭黄巾军,别看王允在《三国演义》里是个弱不禁风的文官,其实王允早在年轻时除了白天诵读经传,早晚也要学骑马射箭。王允在豫州剿灭黄巾军过程中,大胜黄巾军,还发现启用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孔融,以及即将名冠天下的荀彧的亲叔叔荀爽。后来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等受降黄巾贼几十万人。
张让这次受降中,在俘虏里发现中常侍张让门客的书信,与黄巾来往。王允再次展现了他不计后果的一面,耿直的向灵帝告发这件事。要知道灵帝是非常宠信张让的,所以灵帝并没有治张让的罪,张让对王允的举报行为怀恨在心。这次没有上司能为王允顶雷了,第二年张让找个理由就把王允抓了起来。
王允也曾流亡过后来皇帝大赦天下,赦免了王允,但是张让不想放过王允,仅仅十天,又将他抓了起来。司徒杨赐认为王允德行高,不想让王允遭罪,于是派手下告诉王允说:“张让因为之前的事还在记恨你,你听我的,服个软,变通一下,说话一定要深思熟虑;王允同僚认为这次王允必死无疑,怕王允在京城遭罪并且不体面的去世,给他端着药让他自尽,走的体面些。王允厉声说:“我为人臣,犯了皇上的罪,应当服极刑以谢天下,难道可以饮药求死吗?”投杯起身,径上囚车。既至廷尉,左右的人都催促处理其事,朝臣没有不叹息的。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盟上书才宽免了他的罪过,因为张让权势过大,王允不得已更名换姓在河间游荡。
03诛杀董卓的英雄
灵帝去世,王允回到京城任太仆和尚书令,董卓进京后,董卓为了打造自己的执政团队,作为太原王氏的翘楚,王允是董卓极力拉拢的对象,被任命为司空。
尽管王允看不起废立皇帝的董卓,但是依旧委曲求全的在董卓手下工作。董卓迁都长安时,王允把所有的图书和文件安全转移到了长安。王允一直很顺从董卓,因为他保全书籍文件有功,董卓对他非常信任,他也对董卓“矫情屈意,每相承附”。
名门出身的王允瞧不起军阀董卓不过一开始我们就说过,王允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励志报国,他联合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谋议共同杀掉董卓。于是奏请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以讨伐袁术为名,带兵出武关道。实际上是想分路征讨董卓,然后拥天子还洛阳。董卓怀疑王允有什么不轨行为,留下王允,王允请求士孙瑞为仆射、杨瓒为尚书。
为了拉拢王允,董卓欲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王允一开始坚决辞让不接受。后来士孙瑞劝王允说到:“谦虚俭朴,要看局势。现如今您王先生与董太师一同受封,而您独突出自己高节,不接受受封爵,这不是在董卓面前突出您本人吗?这对您是不利的”王允接受了他士孙瑞的意见,受二千户。
历史上董卓还是尊重和信任王允的后面的故事我们就熟悉了,初平三年春,大雨一连下了六十多天,王允与士孙瑞、杨瓒登台请老天爷放晴。他们再次商讨诛杀董卓的事。士孙瑞说:”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天空异像,白天看不见太阳天天下雨,月犯执法星,彗星孛星仍现,白天阴,晚上阳,雾气相侵,这种天像意味着董卓要被自己人杀死。机不可失,王大人您赶快图谋吧。”王允认为士孙瑞说的对。于是暗暗地结合董卓将吕布,使他为内应。正值董卓入朝贺献帝病愈,吕布趁着机会,率领十多名心腹在进宫路上埋伏,诛杀了董卓。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年少时好读书习武,战争中立奇功,朝廷里与宦官坚持斗争,在汉室倾危之际,联合同僚诛杀董卓,在历朝历代都是贤臣的典范。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做事不计后果,因此早年害死了与自己关系不错的顶头上司;不懂变通,剿灭黄巾胜利后公然与张让等宦官引发矛盾,险些丧命;而这两个缺点直接导致了他仅在一年后再次将天下推入无尽的深渊,这就是我们下一期要讲的故事了。
原创不易,请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