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人物志丨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保罗mi

20川大

20西财

添加Y.C.-yc

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多才多艺,在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斐然,在音乐上也小有成就。曾任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会长,屡获美国及世界级大奖和提名。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师从尼尔·波兹曼,并与麦克卢汉保持亲密关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进化论思想。在整体媒介史观的引导下,莱文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媒介进化观点: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媒介”理论、媒介进化理论,这三个理论也成为其媒介进化理论的奠基石。

代表性理论

一、媒介进化理论1、整体性、动态性的媒介史观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悲观者不仅没有看到媒介的整体发展,也没有看到媒介的个体发展。莱文森在媒介进化理论的建构和阐释过程中,始终将目光放到整个媒介进化历史,注重媒介历史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基于宏观的、整体性的观察,莱文森将媒介个体发展看成媒介整体发展,这个发展是一个动态、循序渐进的过程。于是他看到了各个媒介之间存在补救的关系,各媒介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后生媒介对先生媒介的功能进行补救和补偿,这导向是人的需求,而人的理性决定媒介能否满足人的需求。2、媒介进化的动力因素莱文森指出,媒介进化不取决于任何别的因素,而是完全由人的需要主宰,人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媒介的使用和发展。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在媒介进化过程中,人的理性可以有效解决媒介发展以及媒介自身的不足,通过媒介的补救能够使技术越来越完美和人性化。虽然师承尼尔·波兹曼,但他走向相反的道路——媒介乐观主义,他认为技术是人类思想的表现,这是人对技术的控制,“通过技术,我们体现和延伸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客观世界,我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塑造世界”。人的理性决定了媒介之间的补救,而人也总有办法实现媒介间的补救,实现媒介的完美进化。3、媒介进化的规律(一)媒介个体进化规律:“玩具、镜子和艺术”莱文森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初入社会时往往只是一种娱乐玩意儿,常常在社会的边缘起作用,然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写实的工具,最后随着新媒介的组合而蜕变成为稀有的艺术品。该规律呈现了一种新媒介如何由边缘化的玩具逐渐进化成为大众艺术的过程,其辩证逻辑可以表述为“前现实—现实—后现实”。在玩具阶段,新媒介作为“意料之外的进化结果”仅是婴儿属性的玩具,“观众的乐趣存在于技术的工艺流程中,不在工艺的结果,而在工艺本身”,在这个阶段,人们无法看清媒介的潜在功能。新媒介在早期往往被当做玩具,但当玩具演变成为镜子之后,人们的情感取代了对技术本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