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很大,大到我们人类始终都不可能窥探到它的边际,但有意思的是,组成宇宙的物质十分之小,在几万年前,人类认为世界上最小的东西就是细细的沙石,百余年前人们发现沙石也是由其他东西构成的,所以人们认为世界上最小的东西是分子,认为分子组成了世间的一切物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分子其实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们不再自大,谁也不知道这世界上最小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任何物质都是由其他物质组成的。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所能认识到的最小的东西应该就是夸克了,夸克有多小呢,小到它不可能被直接的观测到,也不可能被从任何物质中分离出来,人们只能从强子当中找寻夸克的踪迹。
有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人类被夸克切割的话,人体会不会遭受到伤害呢?
小东西大伤害这个问题看似无厘头,其实问的十分有价值,在人们的普遍意识里,微小的物体是对人体造不成什么伤害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比如说柔软的水在经过加工之后可以用高压强切割钢铁,又比如说普通的纸,如果运动速率够大的话,也可以划破皮肤。
因此理论上来讲,任何东西在以一定的角度和力度进行运动的时候,都具有十分强大的杀伤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小的物质可以进行更为精妙的切割,所以夸克这样量级的小型物质在进行加工之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威力呢?
夸克到底是什么?想要了解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要真正的理解夸克这样的一种物质,前文中提到的原子已经极其微小,用肉眼是不可能观察到的,而原子之中有着原子核和外核的电子,这样的两种物质是原子的基本构成,而原子核之中就有着夸克。
这样苍白的语言可能没有办法让读者们理解夸克这样的物质到底有多么的微小,那我们今天就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来向大家解释一下。
如果一个原子的直径在一亿米的话,那么夸克的直径,则只有一毫米不到。
换算下来,哪怕我们把夸克这样的物质放大上一亿倍,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基本上是不可见的。这样的数据也不禁让我们好奇夸克这样级别的物质穿透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
夸克会不会伤害到人体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能够切割一切的细小激光,那么夸克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夸克是不可能被人所利用作为切割工具的,因为夸克的体积实在太过狭小,人类能够发现夸克已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更不用提操纵夸克去做一些什么了。在自然界中夸克也并非是独立存在的,通常几个夸克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子。
如果强行将夸克分离出来,那么夸克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因为夸克有着十分特殊的物理性,这种性质被称为“紧闭现象”。解释起来非常复杂,大家只需要记住,夸克是无法被用来进行切割的,在日常生活里也不会出现所谓的夸克伤人事件。
而且哪怕假设夸克真的能被聚合成一条线状物体,穿过人体,那么它对人体其实也造不成什么伤害。
因为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皮肤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宏观上来看,这样的皮肤能够给予我们生存的必要防护,但其实细胞和细胞之间也是有着一定的缝隙的。所以人类的皮肤并非是真正的“密不透风。
如果某种物质的体积小于皮肤细胞和细胞之中的缝隙的话,就可以非常轻松地穿过人体的皮肤,而不对人体造成任何的伤害,夸克就是这样的物质。
所以哪怕真的有所谓的夸克线,这样的线也不会对人类或者任何物质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和伤害。
因为物质的构成是原子夸克是原子当中的某种物质,夸克相对于原子来讲几乎就是透明的,不可见的。
夸克的这种“小”已经上升到了数学意义上的极限。夸克在物理界的定位其实并非是一种物质,或者不只是一种物质,它更像是一种物质运动的能量。是由物质产生的,所以它几乎没有办法对物质产生任何影响。
微观的世界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自然界中有太多我们没法看见的事物正在发生。夸克线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假设,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存在的。
这就是微观世界的奥秘,我们每天的新陈代谢都会从身体中剥离出来许多的原子和分子,而这些原子和分子在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又会重新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著名图书《万物简史》中就曾经写道“你身上的某个原子可能见证了恐龙的灭绝,也可能随着成吉思汗征战世界,也可能在前一天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这样形象而又生动的比喻,足够让人瞠目结舌,也让我们不禁感叹这大千世界的神秘奥义。
结语科学的路没有尽头,无数科学的开始都是在当时被称为笑话的假设,所以对于科学来讲,可怕的并不是提出不着论调的问题,而是某一天没有人再提出问题。因此我们要时刻对科学,对自然保持着好奇心,探寻宇宙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