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公司干了三年,让我意识到,未来的人才管理,要给人以更多的选择。人更趋于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干。这一点与工业化时代不同,在工业化时代,每个人都被标准化,人们遵从社会、组织的价值观,以大家认同的好职业为导向。未来的人才管理,要让每个人活得更像自己。而每个人因自然禀赋不同,差异会比较大。
《人物志》开篇就讲“盖人物之本,出乎性情”,从开始就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情不同,在外有体现,就是“九征”,通过外在行为,考察鉴别人内在性情的不同。
刘邵的观点受儒家影响较大,以中庸为最高标准。
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
开始我还不以为然。我在腾讯的感受是,牛人一定要有棱角,没有脾气的,也不会牛的哪里去。但刘邵谈到:
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
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这个提高了我的认识,引发我的思考。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成妙手“。治国高手,”治大国若烹小鲜“,因为治国和做菜一样要调和各种因素达到平衡。如果自身带有偏见、偏识,势必会有从自己出发的选择与取舍,就很难达到能调和五味的境地。牛人之上的牛人原来是没有脾气的!他可以看上去无原则的改变自己、容纳各方。
韩信攻取齐地后,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后震怒,张良、陈平桌子底下踩他的脚,他马上醒悟,说封什么假王,要封就封真的!刘邦取得天下后,一天见到一群武将在聚众聊天,不知道他们在聊啥,就问张良,张良说,他们在恐惧被杀而商量谋反,刘邦吓了一跳,问怎么办,张良问刘邦,你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当然是雍齿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了,张良说那就封赏他。刘邦果然封赏雍齿为什邡候。将领们于是心安,天下太平。
小时候听这些故事,就以为刘邦就是个流氓,毫无主见,随时背叛自己的良心。现在想来,刘邦真是用人的高手,因为他中和平淡,所以能听进张良、陈平等的建议,能调和不同性格的文臣、武将,取得天下。
是故观人察质,
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观察第一流的人才,不是看他有多牛逼,而是先看他有多平淡。就是心境平和,不是那种显山漏水、咋咋呼呼型的,在这个基础上又能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里非常牛逼,那就是真的牛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调和好智、信、仁、勇、言各类专业人才,干成大事。
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
故咸而不碱,淡而不(酉贵),
质而不缦,文而不缋。
能威能怀,能辩能讷,
变化无方,以达为节。
岳三峰谢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