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隐居南京,可中央领导总会

图丨许世友

前言

许世友将军晚年时,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说下就下,对过去的位置丝毫不留恋。

用许世友将军的话来说:“田没种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晚年只想过过读书种田的生活,别无他求。”

许世友退居二线

对于退休,许世友曾感慨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多少风光不同居,都是朝八十过的人了,何苦还揽那么多事。我是不干了,向中央要求退下来。”

许世友说到做到:他要的是真退、实退、退到底。

在经过他的深思熟虑后,他便主动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呈送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是由许世友将军口述,然后由秘书李福海记录整理的,文字简短,没有什么客套话。

主要内容便是,他想要请假,住到南京去。至于说理由的话,有两条:第一,他不太适应北京的气候;第二,打算从南京军区抽调人员帮助他写回忆录。

按照当时的惯例,许世友担任中顾委副主任,是需要留在北京进行工作的。而且有关部门在玉泉山,已经为他安排好住房。

不过在许世友的报告在送上去后,很快便得到了批准。

图丨许世友和聂凤智夫妇

正是因为如此,许世友离开北京后,便一头扎进南京东郊他曾经住过的中山陵8号。

后来他向协助整理回忆录的同志交代任务时,开口第一句话便是:“我这次回南京写革命斗争回忆录,是向小平同志请了假的。”

许世友请假来南京是为了写回忆录,但回忆录出版后他依旧住在南京,一直到生命的结束。

在回到南京后,许世友也真正地过上了退休的生活。

自此之后,除去中顾委华东组集会和列席中央全会,以及一些节日庆典活动以外。对于其他一些政务性活动,许世友都是选择婉拒,不再“抛头露面”。

你会发现,在报纸、电视上看不到他的形象,听不到他的声音,见不到他的文字。可以说,许世友真正做到了离职离岗。

图丨许世友将军

用许世友将军的话来说:

我现在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区别,一般的活动我不会参加,也不愿给组织添麻烦。退下来,就要有退下来的样子,况且现在还有时间,我想冷静思考下,总结一下,给后人留个东西,去启发后辈。

对于自己的退休生活,许世友曾和河南新县来的两位地方官谈过:你们回去给我盖两间茅草屋,等我退下来以后,回去放牛。

等到真的退下来后,许世友确实有回故乡定居的想法。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为此便只好暂住在南京。

许世友在回到南京后,除去写回忆录、看书外,在闲暇时间最喜欢种种地。

许世友将军重返中山陵8号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院落进行改造:院子中的草坪全都去掉,改做种植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试验田和菜园子;在靠近马路的围墙下,又修建了一排猪圈;楼房西头的苗圃被铲平,挖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鱼塘既,既可以喂猪,又可以养鱼。

图丨许世友下农田

作为将军的许世友,对于农活一点都不陌生。

将军早年在家乡务农时,各种农活都拿得起,放得下。不管是犁田还是插秧、割稻,动作非常麻利,一般人都赶不上他。

在南京定居以后,许世友每天的日子都非常充实。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安排农活,他的工作人员包括秘书、保卫干事、警卫员等,每天都有自己的任务,该喂猪的喂猪,该养鱼的养鱼,分工明确,要求具体。

至于说许世友将军,则负责饲养十几只兔子,当了一名“兔司令”。一天忙下来,他还要亲自检查讲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图丨许世友和大儿子许光

在这段时间里,将军的长子许光,从来老家来看望父亲。他对父亲的晚年生活是这样叙述的:

我真不理解爸爸过的那种生活。年,我和定春(许世友的侄子)来看他。当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卧室里用一个盛过油的罐子,自制成木炭炉火锅,里面煮的是萝卜羊肉,外加粉条。当时我真的大吃一惊,我在部队工作30年,还没有见过哪个首长用这种东西烧饭吃。我说:“爸爸,你不是有炊事员吗?”他说:“他们不会弄,这样炖起来好吃,有滋有味。在老家,过年、祝寿才吃得上这样的菜呢!”

不过对于儿子的说法,许世友自然是不在意的。

将军是经历过苦难的人,在饮食这方面不挑剔,通常是有什么吃什么,做什么吃什么。有时,许世友便会对身边的人说道:“现如今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想当初革命的时候,由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有时一连几个月没有粮食,就靠吃梨子、山楂、竹笋等过日子。”

图丨许世友和王震

当然,许世友在退居二线以后,也开始注重身体健康了。

一位将军身边的工作人员,曾这样回忆将军的一天:

早晨,打拳或锄草、种菜;上午,看文件,读书;下午,午休之后,乘坐吉普车进山颠一圈,晚上则看电视,主要是新闻联播,其他的电视节目基本不看。

乘坐吉普车进山颠一圈,这是他独有的一种“散步”方式,不坐在车上颠一颠,浑身就不舒服。

过去,许世友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打猎、爬山、捕鱼等。可随着年纪上来后,又得了一种痛风病,犯起病来,足背、足跟和趾关节等处疼痛难忍,睡觉时会因为疼痛而醒来。

为此他每天都只能散散步,坐坐车了。

用许世友的话来说:“坐车子颠一颠也是运动。”某一天,许世友在跟工作人员闲聊时,听说国家汽油紧张,军区领导用车都是定量供应。

图丨许世友旧照

从此之后,许世友便不再坐车去“颠一颠”,只是每周坐车两次去汤山温泉疗养院治疗痛风病。

许世友让工作人员转告管理局:“我去洗温泉是治病,汽油钱可以从我的医疗费里扣。”

尽管许司令退居二线了,但他心里依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