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秀才英雄汤阴韩庄张吉明

中科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张吉明生于年,韩庄东酒寺村人。自幼聪明好学,是个文化人,他心地善良,同情穷人。解放战争初期,中共汤阴县民主政府三区领导张吉华,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张吉明为革命工作的公开身份是汤阴城西北张贾村大户人家的教书先生,实际是共产党领导的汤阴县民主政府三区干部张吉华的秘书参谋、和各村武装民兵的秘密联络员。

 张吉明在汤阴城西向广大穷人宣传革命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广大穷苦群众的欢迎和爱戴,人们亲切地喊他“秀才”。年10月23日,驻守在汤阴的国民党孙殿英部余人,分4路向汤阴城西解放区疯狂进犯。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国民党很快占领了鹤壁和鹿楼两镇,进而向西蚕食,气焰十分嚣张。一部分外逃的地主组成还乡团趁机回村,到处奸淫虏掠、枪杀我民主干部和进步群众,景象凄惨,令人发指。由于敌强我弱,中共汤阴县委和县民主政府转移到太行山深处的林县黄花营,领导全县人民进行自卫作战。在中共汤阴县委领导下,三区干部张吉华,东酒寺村民兵队长王国安、政委彭有生带领东酒寺村的民兵,配合太行区解放军,为保卫家乡,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

年1月,敌人在汤阴西部的扫荡中,烧杀掠抢,张吉明与东酒寺村民兵队长王国安,共同组织策划东酒寺村民兵群众的安全转移完成后,和民兵范同一起回北张贾村,打算联络北张贾村民兵,把隐藏在北张贾村一大户人家里的、革命书籍和资料,要转移到太行山解放区,不幸被埋伏在途中的地主还乡团捕获。他被摁倒在地,五花大绑。跟在张吉明后面的范同侥幸逃脱。为掌握张吉明的去向,为下一步营救提供信息,范同在脱离险境后,又远远地一路隐蔽跟踪,眼看着敌人把五花大绑的张吉明带到汤阴老县衙东边的胡同里。

  

当时的汤阴老县衙已被国民党军占领了,敌人知道了他的身份,为让张吉明说出太行山区解放军和东酒寺村党组织、民兵转移去处,国民党对张吉明进行了长时间的严刑拷打。皮鞭浸水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能用的刑罚都用了,张吉明遍体鳞伤,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吉明对太行军区解放军、东酒寺党组织和民兵群众的去向守口如瓶。在严刑拷打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国民党拷问人员恼羞成怒,残忍的用铁丝穿透张吉明的嘴和锁骨,将其活埋,时年39岁。   

敌人的暴行,并没有把东酒寺的群众、民兵吓倒,夜晚,范同带领东酒寺村民兵王明德、元春富、元春生、王春荣、张吉贵、左珍、代宝庆、张金祥等十几人,扛着机枪,将张吉明的尸体偷刨出来,抬回村里,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仪式后,埋在东酒寺的土地上。表示一定为英雄报仇,要敌人血债血还。   在张吉华、王国安、彭有生的带领下,东酒寺村民兵主动出击,采取游击战术,不断消灭敌人,年5月,他们配合刘邓大军解放了汤阴县。

为铭记老一辈革命先驱,中共汤阴县委、县民主政府在鹤壁集九孔桥畔南山下建立了革命纪念亭,张吉明等东酒寺几位烈士和英雄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以扬名万世。今天,这尊烈士纪念碑又移至鹤壁市山城区烈士陵园,供世代后人瞻仰缅怀。

来源:地方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