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想做浦江系列人物志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丽颖妹纸,怎么能错过这个借采访之名实际勾搭女神的绝好机会呢??
在今天的采访中,丽颖向我们介绍了她在北大的学习经验和出国申请的经验。女神不仅颜美还很厉害哦,在申请季中斩获了诸多令人艳羡的offer,让我来一起了(mo)解(bai)一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3级本科生
世界史,美国史方向+国关双学位
申请结果
哥大东亚研究杜克东亚研究
乔治城亚洲研究
JHUSAISMA/ChicagoMAPSS
最终去向
哥大东亚研究
专业相关
Q:历史系分专业的时候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呢,丽颖能否给学弟学妹们简单介绍一下?丽颖选择的是世界史方向,在分专业的时候如何做出抉择呢?世界史是不是更有利于出国留学?
我们系一共有三个方向,分别是历史学(也就是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每个方向下面都有更具体的细分。一般在本科前两年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修基础课程,涉及中国史、世界史,也有一些史学理论、史学史的课程,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求选满一定学分的人文(文史哲,考古,艺术外国语)大类平台课程。我们系在大二下开始分专业,但外语外史方向是大一结束以后就分出来的,这个方向的同学一般会学一门特定的语言和它对应国家/地区的历史。
我的专业方向是世界史,更具体一些的话是美国史方向。我们世界史方向的同学,在全系学生都要必修的外文阅读基础课程以外,还需要再修满四门外文阅读和翻译类课程。我选择世界史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爱好,相信大部分同学也是如此。
就出国而言,我觉得倒是没有什么世界史更“有利于”出国留学这样的说法,具体还要看申请的专业方向是什么,不过在我们系,相对于中国史方向,世界史方向倾向于选择出国的同学确实要稍多一些。
Q:世界史方向需要上外文阅读和翻译课程,会不会比较辛苦?在四年历史学的学习中,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丽颖对历史系的学习有什么建议?
其实中国史方向和外语外史方向的同学也挺辛苦的~对于研究世界史的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非常重要,单就课程来讲,确实比较“虐”,但对于自身阅读翻译能力的提升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即使以后不继续学历史,在这些课程中的收获和长进,也能给自己留下长期的影响,我们不单单是在读文献、翻译文献,而是要深入到这些文本背后去探索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我认为学历史给自己带来的收获难以用世俗意义上的效用来衡量,学历史并不能带给你用以谋生的职业技能,但更大的收获都是在智识层面上的,它带给你的是“术”,而是“道”,这种影响也是贯穿在你生命里、融进你的思维方式中的。其实学历史并不是埋首于故纸堆中,它能够带你看世界,将过往与现实联系到一起,并且反思当下,是具有普遍关怀的。同时,学历史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全局观,改变自己过往认知中的偏狭之处,以不同的视角来认识问题,既要做局内人,也要做局外人。
建议的话,戒除浮躁吧,不要成为“成功学”的拥趸。
Q:丽颖是选择了国际关系作为双学位,在国关双的学习过程中你收获了哪些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它对于你申请有何种帮助呢?
因为我的主修专业在国内是属于人文学科的,所以一直想将人文与社科结合到一起互补一下。首先不同的学科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侧重点肯定是有差异的,涉及到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也是有很多不同。国关相对于历史而言,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