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地位不言而喻,当代通过影视作品的艺术再创作,更使将的人物刻画深入人心。通常俗称他们为“梁山好汉”,没有俗称他们为“梁山土匪”的,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这就是一群杀人如麻的草寇土匪。不得不说天罡地煞们上山前,好多人身上都带着人命官司,作为一部以农民起义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故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不会愿意对其进行弘扬宣传,而这个故事却能在民间广为流传直至今天,肯定有它的道理在里面。
历史上那么多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黄巾起义、黄巢起义、太平天国等,都没有这个规模最小的宋江起义传播度高,朝廷的因素不能忽视。由于刘邦最终得权,陈胜吴广起义流传最广的是末期的楚汉争霸;三国中虽提到黄巾起义但也是一带而过,人们更为熟知的,是那些剿灭这次农民起义的官僚军阀;黄巢起义甚至连部像样的著作都没有,要知道黄巢手下的将领朱温可是灭了大唐的;太平天国离今天比较近,有些影视作品在演绎,但是与《水浒传》的传播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水浒传》的影响力恰恰就在于此,历代王朝虽不会弘扬这个故事,但也不会封禁这个故事,因为宋江起义最终是以诏安、归附朝廷为目标的。民间百姓会自发的流传这个故事,因为每个观众都能在水浒传中找到自己喜欢甚至钦佩的人物,主要人物身上的故事更是个个经典,里面寄托了封建王朝百姓对于杀富济贫、除暴安良、忠肝义胆、痛快逍遥的愿望寄托。那么水浒传中将到底是草寇土匪还是英雄好汉呢?
汉字内涵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一意。“草”出身低微、“寇”小规模的反政府势力、“土”遍地都是、“匪”打家劫舍、“英”文武全才、“雄”勇武霸气、“好”好人好事、“汉”有担当的男人。也就是说草寇是具备评价性质的,是持宋江起义具有非正义性的一派进行的自认为客观的评价;土匪对应的是官府,也就是说朝廷对于宋江起义的立场判定是土匪;英雄是百姓对于所崇拜人物的最高评价;好汉是持宋江起义具有正义性的一派进行的自认为客观的评价。
现在的电视剧与水浒传原著还是有些差别的,主要差别在于开头、中间和结尾。《水浒传》总体看起来非常具备现实主义,但原著从框架上来讲是一部神话,开头洪太尉放走龙虎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为魔君转世;中间入云龙公孙胜在抗辽抗夏的过程中屡显神通;结尾天罡地煞重归天庭。既然是魔君,一个“魔”字必然代表有好有坏,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魔介于好的神、仙与坏的鬼、怪之间。有名的魔往往是先坏后好,比如孙悟空出世后就属于魔,与牛魔王等并称四大魔王,但后来参与取经就变好了,这一思想来源于佛教六道轮回中的修罗道理论。
要想弄清将到底是草莽还是英雄,需要具体人物具体分析。认为他们是坏人的,往往源于梁山上的几个堪称恶魔的人物。如菜园子张青因杀害一个僧人,而携带妻子在荒郊开店,开店后张青与孙二娘又以杀害过往顾客做人肉包子的方式盈利;再如双枪将董平投靠梁山后反攻自己的上级,为了得到上级的女儿而杀害其全家。
梁山上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如时迁,观众看着他偷完鸡窜到树上吃得很香,看着好玩儿,但如若现实中谁被偷谁糟心,又会觉得这种人可恨该死;白日鼠白胜,更是集偷盗、赌博、杀人、放火于一身的社会毒瘤。
杀人成性的李逵虽然憨厚,但绝对没有人评价他是厚道,对宋江的忠心和战场上的勇猛,让李逵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但其竟能说出“几天不杀人浑身痒痒的”的混账话,可见其杀人的动机也包含了满足自身快感的成分。
逼良为娼的吴用。林冲杀王伦是吴用激得,他派时迁赚了金枪将徐宁,并事先绑来徐宁家眷,卢俊义更是深受其害,就连宋江上梁山也有吴用规划的成分。
之所以一百单八将被称为梁山好汉,确实是因为梁山上不缺乏有情有义的好汉,如神行太保戴宗,自己官当得好好的,在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完全出于对宋江的兄弟感情,而一路跟随;花容虽与上司有间隙,但身上没有人命官司,并非走投无路,也是冲着宋江而来;浪子燕青更是为了报恩跟随自家主人上山。
梁山上更不缺乏侠肝义胆的英雄,如鲁智深看不惯强霸民女拳打打镇关西;九纹龙史进不仅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过鲁智深,而且在日后的事迹中,基本都是在为他人而冒险;石秀为了杨雄,更是将自己也拖入梁山。
除了以上“好与坏”形成鲜明对比的两拨人物之外,梁山上还有一些特殊人物。比如柴进利用自己的名望、地位和家财,养活了一批因各种原因流落街头或藏身保命的江湖人士,这种人具备“普渡众生”的特质;萧让、金大坚、侯健、皇甫端等,他们一生钻研自己的专业技能,靠一技之长在任何时间、地点或是任何阵营中都能有一口饭吃,这种人具备“匠人精神”;还有王英,不知忍受了多少苦难才会形成这种玩世不恭的处事态度,对于这种人来说,行侠仗义与他无关、劫富济贫他不会干、滥杀无辜他做不出,总之,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这种人可以称之为“游戏人生”。
水浒传本来想描绘的是当时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一群好汉不得不被逼上梁山共同聚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但客观地看,真正谈得上符合以上特点的只有马上林冲、步下武松。林冲被当政者逼得走投无路;武松杀人后只获轻罪,但其后被张都监陷害。两人是最好的梁山性格代表者,具备充分的两面性,一方面没人会说这两个人是坏人,另一方面他们确实又都杀害过无辜,比如原著中林冲第一次上梁山,王伦要求他下山拿两个人头回来表决心,林冲确实杀了两个无辜百姓,只为自己有个容身之所;武松血溅鸳鸯楼,该杀的杀了,但在杀红了眼的情况下,也没有对丫环网开一面。
真实的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他们确实是一群草莽,文学作品中的一百单八将,确实被描绘成了英雄,也许有一个词用在他们身上特别合适,那就是——草莽英雄。这伙人到底是土匪还是好汉,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