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冰箱灭蚊器,古人如何度过漫漫夏夜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312/13356147.html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戎钰

实习生罗旋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6月21日,伴随着夏至的到来,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并于此后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无怪乎大批网友哀叹:“从今天起,我的命就是空调给的!”

现代人可以抱着空调不撒手,围着冰箱不停口,那与高科技无缘的古人,是如何在夏至时分消暑纳凉的呢?博物馆里的国宝们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古人用什么器物对抗盛夏?一听到这个问题,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谌夏脱口而出的就是,“古代的冰箱——鉴缶啊。”

谌夏所说的“鉴缶”,是指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的曾侯乙铜冰鉴,也被称为“曾侯乙铜鉴缶”。极目新闻记者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该器物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

曾侯乙铜冰鉴(通讯员罗旋摄)

器物由方鉴和方缶两部分组成,缶置于鉴内,合并后为一整体。据了解,方鉴的底部有一个活动倒栓,将方缶放入方鉴后,倒栓会自动落下,固定方缶,鉴底则由四个兽足承托。

最精妙的是,方鉴与方缶之间有较大空隙,夏天可以放冰,冬天可以加入温水,以此达到温酒或冰酒的目的。该器物也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据介绍,曾侯乙铜冰鉴于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期1号墓出土,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该器物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更是青铜铸造史上的典范之作。

和曾侯乙铜冰鉴原理相同的,还有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文峰塔墓地的错金云纹铜鉴缶。该器物同样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馆内人气较高的藏品之一,器物纹样精美,值得细细品味。

错金云纹铜鉴缶(通讯员罗旋摄)

除了以上两个“古代冰箱”,湖北省博物馆藏的铜尊盘也见证了古人的无穷智慧。

铜尊盘(通讯员罗旋摄)

该器物于年出土,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其中,尊是盛酒器,盘盛上冰就可用于冰酒。该器物采用了多种铸造工艺,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其造型艺术和铸造技术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还着重介绍道,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曾以曾侯乙铜尊盘为原型,创作了小说《蟠虺》,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真伪之谜的故事,为文博迷打开了关于文物前世今生的想象空间。

你没见过的玉枕瓷枕香薰炉

光有古代版冰箱,还不足以对抗夏日炎炎。

北宋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可见瓷枕被古人当作盛夏消暑纳凉的主要寝具之一。在湖北省博物馆里,一件建筑式弈棋白瓷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

建筑式弈棋白瓷枕(通讯员罗旋摄)

该瓷枕被雕琢成亭台造型,左右两端上翘,外壁贴有丰富构件和花草,亭台内可见有两人席地弈棋,两人旁观,精细程度令人赞叹。虽然与现代寝具相比,瓷枕既硬又小,还是不利于颈椎健康的高枕,使用起来的舒适度绝对让人不敢恭维,但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年代,该器物不失为一个消暑的好选择。

除了瓷枕,古人还会在盛夏使用玉枕消暑。比如湖北省博物馆藏的镶宝嵌玉鎏金铜枕顶,就让现代人见识到了何为“高调的奢华”。该枕头的两端由内外两个方框组成,内框为青白玉质,外框为铜鎏并各存镶宝石14颗,内框则镶嵌着青白玉透雕折枝荔枝。这样的枕头,哪是给普通人睡觉用的?夜夜搂着数宝石才是正事啊。

镶宝嵌玉鎏金铜枕顶(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