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又称冰桶,由古时的“冰鉴”发展而来,功能明确。据史书记载,清代统治阶级使用冰箱的场合很多,不仅盛夏时皇帝御膳时需要,陵寝祭祀时也使用。盛京内务府当时便有供祭祀二陵(昭陵福陵)使用的冰窑。每当冬季从小寒开始便要派出“色衣”驱马赶车去城南十里浑河凿冰入藏冰窑,以供夏季保持供物鲜嫩之用。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团螭开光“万寿无疆品读:尺寸:46×46×31本品胎体厚重,体量硕大,整体呈四方倭角形,直壁,及底内收,承接矮圈足。外壁以青花装饰,口沿绘回纹一周,正面回纹之中留白横书“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具有光绪官窑款识的典型特征。回纹之下饰如意纹一周,腹部四面满绘缠枝莲纹,中心绘团螭,内部各书一字,组成篆书“万寿无疆”字样。胫部绘变形莲瓣纹,于莲瓣之内填绘折枝花卉。盖面由两面合拼而成,周饰回纹,面饰缠枝莲纹,每面有两个钱形孔,上饰冰梅纹。
清晚期青花缠枝莲团螭捧寿图冰箱掐丝珐琅一路连科图冰箱掐丝珐琅一路连科图冰箱清掐丝珐琅花鸟纹冰箱一对清晚期楠木面冰箱品读:老虎腿座,以杉木新配。箱体正方形,东京木贴皮而成。楠木面盖。器形规整,制作精细。
民国掐丝珐琅满园春色图冰箱(一对)民国掐丝珐琅花卉纹冰箱(一对)清红木冰箱清19世纪掐丝珐琅瓜瓞绵绵图冰箱清乾隆掐丝珐琅福寿双全冰箱BELDING’SNATIONAL橡木冰箱红木镶竹子冰箱清中期宫廷掐丝珐琅带座冰箱(一件)品读:这件清宫掐丝珐琅带座“冰箱”分箱体和箱座两部分。箱体高48.9厘米,口大底小呈斗形。冰箱为木胎、铅里,底部一角有一小圆孔,为冰化时泄水之用。箱体外部为掐丝珐琅,遍饰缠枝宝相花纹,艳丽多彩。夏季来临,冰箱内置冰块,冰块中可以放置水果、饮料和小吃。通过盖面的两钱纹孔,散发冷气,也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冰箱两边有四个提环。箱座为红木,高31厘米,重21公斤。四角包镶掐丝珐琅并饰以兽面纹。“冰箱”做工精细,庄重典雅。掐丝珐琅“冰箱”既是清朝宫廷的日常用品,又因为其稀有性而显得格外尊贵。年,故宫博物院曾经受过民间捐赠的一对掐丝珐琅“冰箱”,并奉为国宝。与此次上拍的这件掐丝珐琅“冰箱”花纹相同的另外一只,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年,这件清宫掐丝珐琅带座“冰箱”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并最终以56.7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福寿双全」图冰清光绪官窑青花缠枝纹冰箱品读:冰箱为宫廷里的冷藏容器,不同于现在的冰箱。当时在内放大量冰块然后密封,用以保湿,保鲜。这件光绪官窑冰箱尺寸较大,配红木盖及底座,边沿均饰一圈鼓钉,盖顶嵌青花瓷板装饰。冰箱四方倭角。口饰回纹一周。四面绘制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沉稳,笔触细腻。下为莲瓣纹一周。保存完好,品相佳美。存世极少,应为藏家共珍。
清光绪官窑冰箱品读:绘缠枝莲,夔龙托“万寿无疆”四字,雍容大雅。画工精美,制作考究。
十九世纪末期银质浮雕花卉纹蒂凡尼冰清黄花梨冰桶(一对)清晚期银烧蓝提梁卣式冰桶附:以下内容综合网络: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据《诗经·豳风·七月》所载,腊月里来凿冰块,正月里来藏冰窖,就是当时的采冰盛况实录 。屈原在《楚辞》中说挫糟冻酒,耐清凉兮,意思是冰镇美酒,入口清凉。明朝的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就是用冰块来保鲜鲥鱼,后者是长江三绝之一。唐朝时,丹士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大量吸热,使水结冰。于是很快有人利用如此奇效,在夏季现制冰饮。方法是将糖、香料、水按比例调好入罐 ,在罐外不断使用硝石,罐内的水便结了冰 。这就是最早的冰饮了。宋代以后,逐渐改进工艺,在冰饮里面加入果汁,就成了冰淇淋。宋代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是一种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而唐宋时期,避暑纳凉已成为皇家宫廷、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传往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这应该就是当时的空调房了吧。
对于宋朝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夏日里的避暑之法主要就是到山水之间游玩或是勤洗澡,还有就是喝冷饮吃冷食品解暑降温了。宋朝成立不久,宋政府就比较重视防暑工作,公元年成立了“冰井务”,专门负责制造研制解暑降温的冷食品工作。《宋朝会要》有记载:“建隆三年,置冰井务。”宋朝民间的冷食品业非常发达。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与吴自牧的《梦粱录》及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了一些宋朝的解暑冷饮料。有雪泡豆儿水、漉梨浆、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香薷饮、紫苏饮、白醪凉水、皂儿水、甘豆糖、绿豆水、缩脾饮、卤梅水、江茶水、五苓散、大顺散、荔枝膏、雪泡梅花酒、富家散暑药冰水等等。在《武林旧事》的“都人避暑”章节中,还特别记载有“冰雪爽口之物。”从字面推测理解,很可能就是冰激凌。虽然宋朝这些冷饮很多都已经失传了,但是光听听它们的名字,也挺让咱们后世的人流口水的。到了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