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人们经常因为各种事情不得不出门享受夏日炙烤。而当我们回到室内,凉爽的空调吹拂,再喝上一杯冰镇的冷饮,仿佛全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都打开了,那感觉都别提多凉快了。
现代人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让我们在盛夏也能体验那一丝清凉。可古人一没空调、二没冰箱,衣服还穿的特别多,他们的夏天是怎么度过的呀?光是想想也让人难受。其实古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充分运用聪明才智让夏天也能享受清凉的感觉。
读过《天龙八部》的朋友们不会忘记一个情节,那就是虚竹和尚贸然闯入灵鹫宫下属三十六洞主与七十二岛主的聚会,救出一个小姑娘,不料这小姑娘竟是返老还童的天山童姥。
天山童姥忽悠虚竹送她到西夏皇宫,藏在冰窖里。为了让虚竹吃荤,天山童姥每晚都抓一个女子与虚竹同床共枕,虚竹在懵懂的情况下破了色戒,与此女子相互以梦姑梦郎相称,此冰窖也成了虚竹一生最难忘的地方。
这个冰窖就是古人藏冰的一种场所,他们在寒冷的冬季从干净的水源处开采巨大的冰块,搬运到冰窖里面,再做好完善的隔绝措施,等到夏天再行使用。
其实早在周朝,就有藏冰的历史了。《周礼》曾记载当时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冬天开采冰块并储藏,以待夏天使用。这个机构叫“冰政”,负责此机构的的官职叫“凌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的在室内放置冰块已经不能满足皇室的要求了,在经过对外交流取经以及自行研发以后,唐代皇室对冰的运用已经有了现代空调的雏形。据《唐语林》记载:“玄宗起殿,一时暑毒方甚。上在荡锻,座后水激扇车。。。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说的是唐代宫廷之中,建造了一种叫“水激扇车”的装置,可以把冰窖的冷气通过特制的传输管道送到皇帝寝宫的室内顶端。冷气再源源不断的从寝宫顶部喷洒而下,皇帝就可以在凉爽的环境中安然入睡了。而到了宋代这种制冷技术又进行了革新,在输送冷气的起始房间内放置大量的花草,冷气里添入了芳香的气息。
“空调”有了,“冰箱”自然也是不缺的。在《周礼·天官·凌人》里曾记载:“祭祀供冰鉴。”说明古代的“冰箱”也是在周朝就有了,当然那时叫“冰鉴”。冰鉴可以理解为一个四方的大盒子。使用的时候,先把装满饮品的容器放进去,再在容器四周放满冰块,最后合上盖子,等候一段时间,就能喝到冰凉的冰镇饮料了。
而“冰鉴”的材质在最早是陶制的,发展到后来又出现青铜以及木质的。到了清朝,“冰鉴”的外观则更为精美,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有清朝的掐丝珐琅冰鉴,堪称珍品。
如此看来空调和冰箱在古代已经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真是令人佩服!
欢迎留言,咱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