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7月2324日王晓毅中华识人

识人与用人,是每个社会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已是家喻户晓的常识。《老子》说:“知人者智”

《尚书》说:“知人则哲”。尽管儒道二家管理社会的思路大相径庭,但是对“知人善任”重要性的认识,却惊人地一致。遗憾的是,先秦儒道圣贤与诸子百家仅留下一些知人的片段语录,而没有创作一部鉴别人才的经典。这个历史任务,完成于数百年后的汉魏之际。

诞生于三国时期的刘邵《人物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才学理论著作。该书论述了各类人才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和管理才能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宜从事的职业和所能担当的职务;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

课程结合古代与现代案例,全面系统地介绍该书的人才思想,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透过大量的古代人才选拔和任用的鲜活历史案例,为核心团队建设,提升领导者人才管理艺术,提供有力的借鉴。

国学大师

王晓毅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历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预览一、刘邵与《人物志》

人才是胜利之本

中国观人术的两大流派

刘邵其人

《人物志》的成书

《人物志》的作用及地位

《人物志》的核心内容

人才生理素质、气质和才能的差异,以及适宜担当的职务。

从体貌、言谈与行为方面鉴别人才。

人物鉴别容易出现的失误与及其原因。

二、中古人才学集大成之作

《庄子》“九征观人法”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法”

三国人才理论

曹操谋士论君德

诸葛亮论“大将”

《人物志》的理论主题

“全才”与“偏才”学说

“中和型”人才结构

十二种管理偏才

《人物志》的理论基础

黄老道家管理思想为主

糅合诸子百家人才理论

三、才性论

素质论

阴阳五行与人才素质

阴阳决定气质的外向与内向

五行决定品质

九征说

九征与九种品质

九征与人才分类

气质与任职

偏才适合担任各种官职

十二种偏才气质分类与任用

偏才的管理与任职

全才的管理与任职

四、如何鉴别人才与使用人才

何谓形名学

何谓人才之“形”

语言谈吐、社会活动、形体表征

考察方法

快速识别偏才与兼才的方法

快速识别兼材档次的方法

“八观”全面考察

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年7月23-24日

山东.菏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