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有灵,天地作证,你是我的妻子,柳玉茹。”“日月昭昭,山河为媒,你是我的丈夫,顾九思。”“愿我如长风,渡君行万里。”
从,“我不娶她,要娶,我就得娶一个明媚洒脱能和我玩到一块的姑娘,一心一意过一辈子。”
到一句戏言,“我对你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今生今世非卿不娶。”
当今皇帝贪图顾家的泼天富贵,想要顾家独子顾九思到东都去做驸马再寻一个由头抄了顾家,急着给儿子议亲的顾家夫妇,听到一向不开窍的顾九思当众示爱,以最快的速度过了官府明路,毁了柳玉茹等了六年谨小慎微好不容易等来叶家主母点头,能嫁进叶家的机会。
如此,一句戏言,毁了柳玉茹一桩上好姻缘,被迫嫁入顾家,嫁给徉州城有名的纨绔顾九思。
顾九思也因为节度使上门,无奈之下,同柳玉茹拜了天地。
这倒霉孩子,大婚之夜就同柳玉茹商议和离,气的柳玉茹哭了一夜,扭头为了让柳玉茹愿意和离,听了兄弟的浑主意,新婚第二天就在青楼“寻花问柳”。
本是一桩死局的婚姻,一个不想娶,一个不想嫁也不得不嫁,嫁了之后心如死灰的一场交易,就在婆婆江柔的一番劝说下,柳玉茹重振旗鼓,一改颓败,豪气满天,提个刀就收拾了顾九思。
今天,我们就好好盘一盘这个传奇人物,顾家少夫人——柳玉茹。
同样是先婚后爱,为何,她就能驭夫有方?
01能屈能伸,但有底线
大卫·科比特在《把人物写活》,关于小说、影视剧本人物塑造的原理和技巧中写道:“戏剧化人物塑造的五个基础,是要达到自我目的。”
而柳玉茹的系列行为也符合五个基础标准。
老规矩,我们今天照旧用知识点加案例分析的方式,有理有据,聊聊柳玉茹,看看,柳玉茹这个角色到底是如何被写活的?
把人物写活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0购买徉州柳家嫡女,柳大姑娘原以为自己也是一世无忧父母疼爱,随着月姨娘入府,父亲的偏心,母亲的软弱,五岁之后,她过上母亲难以维护,父亲形同虚设的日子。
照顾自己,护住母亲,汲汲营营,盘算前程,是她最需要做的事情,如她对顾九思说:“我知道你看不上我算计,可我若不算,哪一天月姨娘为了几张票子就能把我给卖去谁家做妾,那我就是真的没有活路。”
对于柳玉茹而言,对于那个时代的女子而言,嫁个好人家就是她最想要的东西,此为其一。
顾九思本就是男子,又是家中独子,父母恩爱,家庭和睦,他并不知道柳玉茹的困境,在听到好兄弟说了她的艰难,顾九思立马让人去把白狐裘从小乞丐那换回来。
这一场没有上帝视角的柳玉茹不知道,结下梁子的两人,其实对弈关系,比较合理,也不算顾九思仗势欺人,欺负了她。
在顾九思心中柳玉茹伶牙俐齿,他也只是戏弄她一下。
所以柳玉茹接受顾九思的戏弄,能屈能伸顺着他的话,说叶世安不如顾九思。
柳玉茹等了叶世安六年,六年来,柳玉茹对叶世安不是思慕的想嫁,只是觉得他人品端正,有上进心,有前途,准确来说,柳玉茹不是在给自己找郎君,而是在给自己找东家。
当想嫁入叶家的梦想破灭,不得不转头嫁入顾家。
此刻的柳玉茹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她想出了一个克服困难的计划,此为其二。
知道月姨娘的狼子野心,所以她恳求顾家能将聘礼记在自己的名下。
柳玉茹是凭借什么,敢如此笃定,顾九思愿意的?
此刻被迫待嫁的柳玉茹,处于逆境之中。
胭脂铺中,顾九思的为难,在看到柳玉茹脸上被打的痕迹,却因为上好的胭脂价格昂贵,退而求次问价老板娘有没有便宜点的。
明面上顾九思的戏弄是为了报在叶府被柳玉茹“戏弄”的挨打之仇,在柳玉茹诚心认错,顺着他的心意“道歉”之后,顾九思借着送在场所有人胭脂的方式,也送了柳玉茹最想要的胭脂作为补偿,这场,表面上看相互矛盾,此为其三。
这是柳玉茹的笃定,胭脂盒上的天赐良缘,柳玉茹坚信顾九思至少是个有底线的好人。
她能迅速化悲伤为力量,为自己寻找出路,这是稳定情绪下,理清对策的聪明做法,也是女性在婚姻和职场中最需要的一项技能。
婚礼上顾九思迟迟未现,那一刻柳玉茹心中焦急,其实是没谱的,可当她听韵儿说:“顾九思亲自同母亲说要把聘礼记在柳玉茹名下。”
顾夫人让韵儿去陪柳玉茹,包括在席面上,公开护着柳玉茹,给足了她面子,这一刻意外发生,从以为顾九思会逃婚,柳家在众人面前难堪,到顾九思背后“偷偷”护着她,这是其四。
那一刻,柳玉茹嫁给顾九思是真心实意,想要同他好好过日子,所以她宽慰叶韵说或许顾九思没有外面传的那么不好,是因为唯二两件柳玉茹求他的事情,顾九思虽然“不情不愿”,可都照做了。
但柳玉茹没想到坎坷成婚的当晚,顾九思就会同柳玉茹说和离,柳玉茹的哭泣,是因为她的困境比表面看上去的更难解,这是其五。
一旦和离,母家没有倚仗,她没有容身之所,她知道一旦她与顾家和离,她这一生就算是彻底毁了。
在顾九思心中只要有钱、有容身之处,就不用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他以为这样是对柳玉茹而言最好的生活,但他不懂女子的难处,也就无法与柳玉茹共情。
这就是人物与人物之间“悲剧”所在,如果后来两人没有先婚后爱,日久生情,顾九思就是不喜欢柳玉茹,他也不亏待她,可就是没有感情,放在特定朝代背景下,这就相当于谁也没错,虽然他不爱她,但可以救她于水火,让她当家,予她权利,免她欺辱。
可感情上,她这一生都要不得善终。
02理智清晰,善听人言
如果没有外因,顾家父母不会那么急着让儿子成亲,站在顾九思的想法上,他也没有错,他想找个彼此相爱,真诚相待的姑娘,互相照顾过一辈子。
前面柳玉茹说了,要被顾九思这样的纨绔看上不如投湖,相互不喜欢的两个人绑在一起,对于顾九思而言,他有资格不认命,他也不想柳玉茹认命,在情理角度上是没有错的。
但在法理层面看,就是不对,如同顾父所说:“你不喜欢人家姑娘,你当众玩笑,人都娶回来了,你现在说不喜欢,你让人家姑娘怎么办?”
听到顾九思新婚之夜一心和离,柳玉茹是心如死灰的。
但她没有要亖要活,也没有迁怒。
当婆婆江柔来探望她时,她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迁怒怨恨。
其实大多婚姻一开始不顺遂的时候,女子多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从佳偶到怨偶,如果柳玉茹真去了佛堂,自此各过各的,那她人生的悲剧真的就此奠定。
各过各的,爱怎样怎样。
有时候走出去比沉溺更重要。
没有爱情的两个人,是不可能一上来就浓情蜜意的,如同顾夫人所说,阴差阳错也好,玩笑戏言也罢,既然顾家迎她入府,那她就是顾少夫人。
顾家的生意为什么能做那么大。
除了用心经营,江柔说:“只有人自己是最重要的。”
江柔温婉大气,讲理识人。
所以她没有怪柳玉茹自怨自艾,而是陪她走出去,让她去看看生意和婚姻的相似之处,都在经营,让她懂得,人生没有一开始就站在最高处,事事顺心。
修来的,比天上掉下来的圆满要更长久。
这句话柳玉茹是听了进去的。
有了公婆的支撑,她也愿意去过好这段婚姻,去修行。
最重要,修行的前提,基于顾九思的至纯至善。
她以欲求为中心的第一步,是因为她知道顾九思是个有底线、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如同她对侍女印红说,她之所以可以拿捏顾九思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一句玩笑话亏欠了柳玉茹,他完全可以不照听,他若真纨绔,不照做,柳玉茹也拿他没办法,但顾九思不是这样的人。
她让印红以后要拿顾九思当主人,用美食激励法的同时,她也饿着肚子陪他。
这是柳玉茹想要好好修炼这段婚姻的用心。
她以叶世安为例,让顾九思将她本该得到,本该拥有的,都要一一赔给她。
釜底抽薪,用对方的亏欠拿到自己想要的筹码,是她经营的退路。
而此刻的柳玉茹尚不懂循序渐进。
婆婆的话,让她条理清晰找到自己即将要实现的短期目标,但欲速则不达。
顾九思的一番话,让柳玉茹不要将目标都盯在他身上,这后半段善听人言,在柳玉茹身上被发扬的很好。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柳玉茹不是让顾九思不读书了,他想要假期,柳玉茹决定将假期给他修够,玩好了,回来读书。
欲望如果单一,视线就会落在一个目标上。
这在当下的婚姻里也是大忌,为什么有些时候男人觉得婚姻压抑,如果女人没有事情做,每天目光集中在男人那一亩三分地上,他的衣食住行,成为她的全部重心,反而吃力不讨好,这就是奴性。
如同柳玉茹天天管着顾九思的时候,顾九思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事情做,当柳玉茹的重心放在自己的事业上,顾九思那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