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人物简介
王名生,年生,原京山四中退休教师,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钱场小学、罗店大力中学、仁和中学、京山四中任教,担任过京山四中副校长,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出版地理专著《中外地名雅称辞林》《我们的地球村》,诗词集《三槐风》等著作,事迹入选《中国当代中教名师辞典》等多部人物志书。
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王名生说,他人生最乐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书育人。他是一名中学地理高级教师,50年来潜心钻研地理教育教学,孜孜不倦耕耘在三尺讲台,一生无怨无悔;他所任教的地理学科在历次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他与同事合力共为,为京山市罗店镇赢得“文科之乡”的美誉。他潜心研究地理教学,所著的地理专著《中外地名雅称辞林》《我们的地球村》,受到读者和专家的高度肯定;他从教50年,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输送了余名优秀学子。
今年79岁的王名生,19岁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原京山县钱场小学任教。他边工作边学习,与学生一同成长,后来先后到罗店大力中学、仁和中学、京山四中任教,教学成果显著。上世纪80年代初,王名生在罗店高中任教地理,地理成为高考文科的主要科目之一。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名生恶补地理教学的理论知识,以扎实的功底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罗店高中文科班开办之初,没有教材。王名生发扬“钢板+铁笔”精神,把教材列成提纲印发给学生,做到地理知识“提纲化”、答案“要点化”,“图中有题、题中有图”。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十分轻松。为了搜集信息,王名生用“剪刀+糊精”建立了一个个地理题库,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王名生出的试卷适用性、针对性、灵活性都很强,通俗易懂,学生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早中期,外县的地理教师常到罗店高中听王老师讲课,与之交流或向他索要试卷。
年,他教的学生戴万榕获得全省高考地理最好成绩。年,全省高考地理只有9人同时获得最高分90分,其中他带的班级两人获得90分。年,全省地理最高分90分,只有7人得到90分,他带的班级就有两人。连续三年创下全省一流成绩,5人获得全省高考地理最高分。
正是王名生这种富有特色的教书育人方法,使他创造了一个个骄人成绩:京山县第一个连续从教50周年的教师、荆州地区第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高级教师、京山县上世纪第一个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超过30篇的地理教师、京山县第一个两年内连续出版专著达80万字的教师(、)。实践出真知,王名生注重总结点滴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论,既出人才又出成果。
年,王名生发表在西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上的《海陆轮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全文转载。他另外编撰并出版两部地理专著,一是《中外地名雅称辞林》(华中师大出版社,年),二是《我们的地球村》(武汉大学出版社,年)。
诗词为伴安度晚年
王名生最乐意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创作诗词、传授诗词。退休后,王名生迷上了诗词,并致力于诗词创作,十年笔耕不辍。从年至年十年间,他创作出版了诗词专著“三槐系列”丛书5部,迎来了人生绚丽的“夕阳红”。年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了《三槐风》;年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三槐雨》,该书获京山市第四届“绀弩文艺奖”;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三槐晴》,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三槐吟》,年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了《诗国之星》。其中《诗国之星》全书共36万余字,系“三槐系列”丛书之五《三槐诵》。《诗国之星》创作之初,王名生思考着怎样用一根长绳把上下几千年众多诗词名家及其作品串联起来,为了提炼主题,他煞费苦心,以星喻人,此书就命名为“诗国之星”。
《诗国之星》介绍了我国上下几千年“昨夜星辰”,包括“双星”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等;“群星”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以及“今夜星辰”鲁迅、柳亚子、田汉、聂绀弩、臧克家等名家及其名作,京山市永漋镇农民诗友及诗作也附录其后。
王名生在编撰书稿时常想,要使这本古体诗词方面的书籍吸引读者,一定要具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让古体诗词融入现代生活。写到“初唐四杰”,骆宾王的《咏鹅》浮现眼前,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撒贝宁与朗诵者四岁的王恒屹在台上交谈的场景也不期而至。《诗国之星》重现“中国诗词大会”的精彩瞬间,使读者感到古体诗词就在身边。《诗国之星》穿插讲解诗词格律知识和写作方法,配有插图,图文并茂,诠释明了,是一部赏析评价古体诗词和写作诗词的好书。该书选题出新、文字活脱,一经面世,即获众多专家、教授的好评。
王名生不仅是诗词的创作者,而且是诗词文化的传播者,他先后创建了几个诗词学习班。年在京山罗店镇党委支持下成立了绀弩诗社罗店分社,同时成立《白花菜》编辑部,王名生任主编。年秋成立京山二中诗词分社,王名生兼任诗词兴趣班老师。年在原京山县老年大学的支持下,开设诗词班,他又在绀弩中学讲授诗词课一年。他还应邀在京山市图书馆“文峰讲坛”举办诗词知识讲座,在各个学校、各种场合讲授诗词。作为一名志愿者,他的身影出现在很多地方。—年,他在老年大学授课,每年9到10个月,每月3个上午,每次两小时,五个年头,从未间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名生年近八旬,依然在自己的理想王国、精神家园耕耘着、收获着,学生们都为他这种一生执着、终身传道的职业操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