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志入云龙公孙胜为何前后2次离开

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可以说是比较超然的,虽然排名高居第四位,可他人如其名,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躲起来玩失踪。在征方腊之前,更是早早地脱离了梁山大部队。正因为公孙胜这种超然的态度,才使他成为了梁山排名前四的好汉中,唯一得到善终的。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公孙胜的事迹。公孙胜登场,起因是梁中书给岳父蔡京贺寿,命杨志押送生辰纲。公孙胜得到了消息,来找晁盖,准备一起劫了这笔财。由此可见,当时的公孙胜,人生态度并不像后来那么超然啊,对于钱财,他还是很上心的嘛。劫了生辰纲之后,不久案发,公孙胜随晁盖打退了官兵的进攻,但长此以往终究抵挡不住官兵源源不断地来围剿,所以,公孙胜随晁盖上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王伦后,公孙胜做了第三把交椅。劫生辰纲,杀官兵,上梁山落草,公孙胜的行为跟其他好汉没有任何区别。什么时候公孙胜的态度开始变了呢?是在宋江上梁山之后。有人认为,公孙胜是最早看透宋江真面目的人,他知道跟着宋江混,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才会前后两次离开。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公孙胜第一次离开后,宋江打不过会法术的高廉,于是命戴宗和李逵将公孙胜请回来。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传授他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正是这八字真言,后来让公孙胜及早抽身,得以善终。公孙胜下山后,帮助宋江打败了高廉,后来又收服了同样会法术的樊瑞,收樊瑞为徒。幸亏后来公孙胜走了以后,樊瑞还在,否则,宋江在征方腊的时候,是打不过包天师的。梁山英雄排座次之后,公孙胜露脸的时候并不很多,但每次出手,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毕竟梁山会法术的只有两个人,樊瑞的道行照公孙胜还有不小的差距。公孙胜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打服了辽国之后,公孙胜突然想起了罗真人“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的话,于是,辞别了宋江,从师学道,奉养老母,直到天年。梁山好汉们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侥幸活下来的,也被朝廷害死了不少。公孙胜则在这场大浩劫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抽身离开,最后得以善终,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