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有关活动。本届大赛,学校斩获2金6银8铜,连续四届获得“先进集体奖”(全国20强),连续两届获得双赛道“先进集体奖”(全国20强),全国排位首次冲进10强,不仅创下我校历史最好成绩,也创下全国师范院校历史最好成绩。
颁奖典礼现场
梅国平校长在南昌西站迎接大赛金银奖师生合影
我校金奖团队
01柯林得——环氧乙烷新工艺
生产开创者
获奖等级:全国金奖(高教主赛道创意组)
负责人:郭韬
项目成员:刘文宇张航吴争涂跃肖雨程家越鲍梦霜王恒姚君尉等
指导老师:陈飞彪谢贤清廖维林张飞
《柯林得——环氧乙烷新工艺服务提供商》是我校第六届“互联网+”大赛重点立项项目,由国家单糖中心主任廖维林教授领衔指导,聘请中国工程院舒兴田院士作为技术顾问,为项目保驾护航。项目创始人郭韬博士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全省最具商业价值奖、全国金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学校“互联网+”大赛高教主赛道创意组金奖零的突破。
柯林得团队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国家单糖中心建立,科研实力雄厚。师大化学学科ESI排名达全球前0.%,学院打造了专创融合的教学模式,与团队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持续精准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年柯林得科研团队正式成立,历经多个日夜,余次实验,研发出的高效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中国新时代环氧乙烷生产领域的领头羊。为实现从科研成果到项目落地的快速转化,将科研成果推广至全国环氧乙烷生产领域,团队一直在努力。
独创研发实现历史性突破
环氧乙烷是当今世界应用领域最广、生产价值最高的化工产品之一。它不仅是涤纶的重要生产原料,并且在医疗消毒、精细化工合成和国防军工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下游产品的发展,环氧乙烷的消耗需求近几年在大幅增长,国内环氧乙烷化工发展更是蓬勃旺盛。年中国环氧乙烷消耗总量高达万吨,占世界消耗量的23%。
在环氧乙烷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下,中国有超过70%的环氧乙烷生产企业使用的仍是半个世纪前从国外引进的传统卤醇法生产技术,可是该工艺污染严重,根本无法满足当下高效绿色的化工生产理念,平均每年产生的废料超10亿吨,处理难度大,因此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核心技术的缺失、昂贵的原料成本、不可忽视的工艺安全隐患等,都成为了无法避免的行业之痛。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柯林得团队怀揣着突破目前国内行业困境的初心,踏上了漫漫研究征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柯林得自主研发出了高效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打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该项技术的瓶颈。独创的卤醇法生产环氧乙烷工艺真正实现环氧乙烷更廉价、高效、环保、安全的生产,使濒临停产的落后生产线起死回生,成为能下金蛋的金凤凰,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秉耐心恒心追求尽善尽美
一路走来,柯林得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让科研成果落地,从实验室项目到实现公司盈利,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跨越。指导老师陈飞彪等在商业模式、市场运营等方面给予了团队成员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
每天重复五六次的实验,潜心笃志探索一个条件。看似枯燥无趣的科研日常,柯林得团队却坚持了三载有余。“每天早晨八点多去,晚上十点、十一点回,一整天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做的都是这样一件事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探索一个条件。”郭韬回忆道。在他看来,科研攻关如攀高峰,想要问鼎山峰,最重要的就是沉心静气。虽然只是基础化工向的产品,但需要通过反复实验来提高可行性,如果没有强大的耐心和恒心,所有渴望的成就都是梦幻泡影。柯林得团队深知,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想要有所突破,就要能忍受无人处的枯燥与寂寥。
除了实验室,柯林得团队还有另一处“秘密基地”。位于单糖中心内空旷的阶梯教室,一方小讲台,一台投影仪,见证了团队成员精益求精、苦中作乐的工作日常。在这里,成员们为了PPT的完善你来我往、激烈争锋,只为让每一个细节尽善尽美。虽然环境稍显简陋,却承载了柯林得团队一路走来的无数珍贵回忆,在交流与讨论中,彼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柯林得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双创中心帮助柯林得团队填补团队空缺、寻找企业创业导师悉心指导与打磨;化学化工学院和国家单糖中心为项目研发提供了实验和演练的场地。内有团队成员的勤勉奋进,外有多方助力进行加持,柯林得团队如虎添翼,在登顶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踏实。
对于今天取得的成绩,负责人郭韬其实有所预想。他深知,成功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数日奋战,尽心竭力,无论是否被外界看好,兼具实力与努力的柯林得团队都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郭韬笑言,“如果真的有所谓的成功秘籍,我觉得还是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所有的好运和成功都是建立在自己绝对的付出以及绝对的实力上,不为项目付出是无法达到你的预期的,好运不会眷顾一个慵懒的人。”在郭韬看来,金奖是对柯林得团队三年磨一剑的认可,也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经此一役,团队成员竿头直上,无论是对于创业的理解,还是走出象牙塔对社会的认知,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和成长。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柯林得团队的成员们来自不同学院和不同年级,工作习惯、专业所长、兴趣爱好、科研能力都各有差异。“我们的团队氛围非常和谐融洽,发挥各个人的所长,不要求一个人在所有领域都有所建树,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来满足团队的要求。”在郭韬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十项全能。但只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顶端,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顶尖团队。柯林得是一个洋溢着爱与包容的大家庭,三个博士成员就像大家庭里的哥哥姐姐,带领弟弟妹妹不断前行。
回顾比赛历程,柯林得团队的登顶之路其实历尽波折,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刘文宇博士感慨,“我们团队非常不容易的一点,就是从头到尾没有成员因为参赛过程中取得的不太好的成绩而感到失望,或者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就有所退缩。”即便是在低谷时期,柯林得团队也始终保持着团建的状态,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和高度的积极性去完成每一天的路演、PPT打磨和项目优化。出发广州参加路演之前,柯林得至少能够确保获得银奖,距离登顶仅一步之遥。刘文宇敏锐地察觉到团队状态有所松懈,便和郭韬一起鼓励大家,表达了希望能更上一层楼的雄心,“我们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为什么不往前再冲一冲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江西师范大学柯林得团队以微小的分差战胜了同场竞技的高校,拿到师大在高教主赛道创意组的首枚金牌。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场内场外,柯林得团队所有成员都欢呼雀跃起来。郭韬与涂跃击拳相庆,“付出诸多努力,尘埃落定的一刻,心情是万分激动!”
从不被看好到掌声环绕,成功对于柯林得团队而言是山顶的一枚硕果,每一步攀登都凝聚着汗水与辛酸。在刘文宇看来,“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只能祈求好运,而是要对自己的东西抱有足够的自信,自信加实力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而对于郭韬而言,“无论是否被外界认可,都要坚守初心,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当我们站上金奖领奖台的那一刻,当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名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我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身为一名师大人而感到骄傲!”怀揣着一颗真诚炽热的心,并愿意为此付出一万分的努力与拼搏,纵然一路伴着质疑的目光,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02洪宇——打造中国涉罪未成年人
帮教新模式
获奖等级:全国金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
负责人:何东
项目成员:徐骏峰张媛媛岳姣郑丽匀胡文燕程羽萌谢熙坤王甲秀张珂董文高顾卿源马浩哲杨雨涵杨岚等
指导老师:周琴王钠饶乐颜三忠刘小峰林欢欢
江西洪宇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年,是江西省首家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年被评为“全国首届青少年事务社工项目强”;年被中央综治委、教育部等13部委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年成立南昌市第一个“检校社”青少年维权服务基地,成功助推最高检建设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年荣获最高检、团中央共同授予的首批“全国委托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单位”,是全国40家试点单位之一。
洪宇团队集聚了社会工作、法学、心理学等专业人才,具有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资质。其中,核心成员包括社会工作硕士何东、GIS硕士徐骏峰、社工本科张媛媛、法学硕士岳姣、地信本科郑丽匀等,团队专业分工、优势互补,聚焦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服务,相关事迹得到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法制日报、江西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溯源初心觅定方向
时间回溯至年,师大政法学院08级本科生何东在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帮助教育。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孩子们与日俱进,变化明显。离别之际,一个孩子攥住何东的袖子问,“社工哥哥,你还会再来吗?”孩子眼里的不舍和焦虑,深深打动了当时正值大二的何东,回想周琴教授上课说的“用生命影响生命”,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在心中萌芽。
(图片马赛克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所需)
之所以把视野聚焦于涉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与我国的社会现状息息相关。在国内,对于涉罪未成年人的常见处置方式有两种,或“直接判刑”,或“一放了之”,而这两种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涉罪问题。其实,在“刑罚”与“放任”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入社会力量中的专业群体参与帮教。但当时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