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
春晚大幕已落下十来天,在这个中国最盛大的文艺舞台上,每年表演者众,新人如潮,可带给观众的笑声却一年少过一年。
越看现在的春晚,我们就越怀念一个人,就是那个能让全国观众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掐着时间等待的赵本山。
2月10日,翻看微博时还看到了本山大叔,视频里他在为徒弟宋小宝的电影题字,师徒俩你一言我一语地搭着话,谈笑间轻松和乐,而看着视频的我们却满怀感慨。
有网友在评论下方怀念:
“我莫名的鼻子一酸,童年的春节都是本山大叔带来的快乐。”“这应该就是,退出江湖多年,但江湖上依然充满了他的传说。”
是啊,春晚39届了,这个央视最高的文艺舞台,赵本山一站就是21年。他霸屏春晚的日子里,16次荣获“最受欢迎的春晚小品类”一等奖,又因十三年蝉联语言类一等奖被冠以“小品王”的称号。
每个除夕夜,他的小品都是每家每户最期盼的一道“硬菜”。
曾经我们乐道“流水的春晚,铁打的赵本山”,如今这位被誉为“东方卓别林”的喜剧大师早已然退隐江湖,但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
若论起他故事,还要从东北这片土地开始。
02、石嘴沟里走出的苦孩子
时间倒退至年。
这一年,赵本山在辽宁铁岭石嘴沟出生,那时候的铁岭还不是全国人民口中的“大城市”。
父亲赵德仁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啥文化,给儿子取名字的灵感也是看山得来的:孩子生在大山里,又是本字辈,为图个好养活,就叫本山吧。
但这个名字并未给赵本山带来平顺的生活,在他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7岁,父亲因饥荒远走。上小学时,赵本山的自我介绍极尽心酸:娘死爹远走,活得不如狗。
人生啊总是祸不单行,又过了不久,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去世了。
赵本山彻底成了孤儿,只能靠吃百家饭度日。
在学校,他经常饿肚子,每天中午同学们吃饭时他就跑出去躲着,等人家吃完饭再回来,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他没吃。
下午上课他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响,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住同桌李兴华。长此以往,同桌的妈妈知道了他的境况,尽管自己家有六个孩子要养,粮食也不够吃。但她还是经常叫赵本山来家里吃饭,午饭也做两份,一并带给这个可怜的孩子。
后来,这位伟大的母亲干脆认了赵本山当干儿子,可以说,是干妈托起了他苦难的童年。
赵本山渐渐长大,开始跟着自己的盲人二叔赵德明学艺。经过多年苦练,拉二胡、吹唢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弹三弦等民间技艺他堪称样样精通,成为莲花乡有名的天才艺童。
因这些才艺,他成了十里八村很有名气的演员,乡亲们都特别爱看他。
那时候,赵本山的喜剧天赋便已初露端倪,但距离他以后登上国家最高舞台、声名大噪,那还差了一截。
03、“赵本山是谁?是个瞎子!”
年,赵本山终于成为专业剧团的演员,也就是在这一年,辽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摔三弦》拉场戏中扮演的盲人张志火了。
赵本山就是用这个节目赢来了“东北第一瞎”的名号。
说来也是,他从小跟着盲二叔耳濡目染,演瞎子这事赵本山称第二,真的没人敢称第一。
五年后,适逢姜昆带着中国广播说唱团到铁岭演出,那时候姜昆已经当了四年的春晚主持人。与他同行的还有二十余位相声大腕,冯巩、李金斗个个名声在外。
这个消息一出,铁岭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可谓万人空巷。
等节目开演,却遭了冷遇,台下的观众看完节目也没啥反应,没有“笑果”。
姜昆面子上挂不住,散场时拉住观众询问意见:你们怎么都不笑呢?
一东北小伙心直口快:你们的相声不行,咱们铁岭老瞎那才招笑呢!
几天后,姜昆还真就去看了赵本山的表演。
一场下来,姜昆见识了铁岭老瞎的喜剧功力,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他从来都没看过这么好笑的节目,当即就赵本山承诺一定把他推到春晚。
后来,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和李双江也去了东北,顺路问赵本山有没有可以上春晚的节目,让他现场演一段。赵本山觉得屋里太小演不了,让领导晚上去体育场看现场,也看看观众对他表演的反应。
北京领导觉得赵本山摆架子,当晚就回了北京。
那时候的赵本山哪里是摆谱啊,是根本没想过自己能上春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是敢想啊,你要我跪下都行啊!”
万幸,姜昆没有食言,后来赵本山还是接到通知,作品可以参加参加审核,可惜最后节目被砍,赵本山坐在电视机前,看到结尾,还不敢想信“居然没有自己”。
在曲折的上春晚路这期间,赵本山还讲过一段趣事,有一次他揣着12瓶茅台去了北京,但这一次他还是没能搭上春晚直通车,拿着酒却不知道往哪儿送的赵本山,窝在宾馆里把12瓶茅台一天一瓶干了。
无奈,再醉也消不了愁。
终于,年春晚,赵本山凭借小品《相亲》开启了自己的赵氏喜剧时代。
04、正式开启赵氏喜剧时代
一场《相亲》,他演活了“徐老蔫”。同时也将一个身着中山装、头戴耷拉帽的“农村人”形象带上了春晚的舞台。往后多年,这个角色成了全国人民心中最闪亮的春晚意象。
《相亲》、《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连续三年三个小品都属于“老蔫”系列,这三部曲也成了他第一阶段的代表作。
随后,年他与范伟、高秀敏初次亮相的小品《拜年》,他们合拍又默契,这为后来的“铁三角”组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也不得了,赵本山与宋丹丹这对黄金搭档携手出演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白云黑土这对cp可谓深入人心。
年的小品《钟点工》,他开始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喜剧元素“脑筋急转弯”,赵氏喜剧开始形成自己的标签。
赵氏小品渐入佳境,他开启了“忽悠系列”,延续了“采访系列”,有深入人心的温情《送水工》,也有恰到好处的正能量《火炬手》,既有表面又具深度,更含戏讽的《说事儿》。可以说,他的喜剧创作进入了井喷期。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背出那些经典台词:
“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门牙光荣下岗了!”“要啥自行车啊?”“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凑活过呗,还能离咋的!”“你太有才了!”
他将东北人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观众们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并喜欢上了东北广袤辽阔大地上孕育出的文化和可爱的东北人。
就像年,他将徒弟丫蛋和小沈阳带上春晚,一起演了小品《不差钱》,小沈阳极具特色的娘娘腔和高能的才艺展示,一夜爆红。在那年元宵节颁奖晚会上,赵本山如释重负、难掩激动:
“今年对我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我两个学生能够终于站在这个舞台上了,我非常高兴。”
这是他多年来不变的心愿,也是他无人分担的无奈:“这些年累就累在艺术就我一个人在承担,我要把我的作品留下来,把我的学生培养出来。”
诚然,春晚是一场年终大考。
这么多年老搭档渐渐离开,新面孔纷至沓来,但考生自始至终只有他一个。
05、“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其实,后几年的春晚表演,对于赵本山来说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甚至已经到了每逢春晚就发高烧,年年带病坚持表演的程度。没办法,直播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08年《火炬手》时他全身起红疹,表演完下了台他和老搭档宋丹丹都哭了,面对媒体他哭着说:“我无数次跪在地上告诉自己不要再上春晚了。”
但观众喜欢看他的节目,而且他自己对春晚却是心存眷恋,这是成就他的地方,也是见证他成长的舞台,他都不忍心丢下。所以,年以后的那三年春晚,赵本山每次都是带着药吸着氧气瓶,却仍坚持上台。
21年,就这样一位东北野叟扛起了全国人民对春晚小品的期待,屡屡出新,场场惊喜。
在这期间,赵本山多次与现实交战,部分学者对他的作品进行抨击,认为他的小品低俗、媚俗、有套话、讽刺残疾人、没有教育意义。
但赵本山对喜剧始终有自己的见解,他不喜欢喜头悲尾,只希望用快乐的态度对待快乐的艺术作品:
“人们不应该指望一部小品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小品也教育不了人。一年天,前面的日子都已经在教育中走过,最后一晚你还教育有用吗?”
对此,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果文学剧本好,赵本山的这点体态功夫是画龙点睛;如果文学剧本弱,那么赵本山的这点体态功夫就成了精髓独具。”
在身体不堪重负与剧本创作压力的双重裹挟下,年1月,他在录制郭德纲主持的脱口秀节目《郭的秀》时,突然宣布:“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小品舞台不会有我了,我选择退出了。”
如今,他退出春晚舞台,回归山野乡间,闲来与徒弟唠嗑,在剧团表演,看着老赵乐呵呵拉二胡的样子,恍然明白原来这才是他真正热爱的生活吧。
他曾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演过退隐江湖的宗师丁连山,觉得自己同这个角色的心境很像:
“演电影、上春晚、演电视剧都一样,在观众那儿我整好了是应该的,整坏了就得挨骂,我已经把这些事情想得很清楚,所以就看得很淡了。就跟丁连山一样,我要忍耐,行就往上面走,不行就歇了。”
时移世易,物是人非。
这位喜剧大师从关外走来,在人情世故、利禄沉浮中打了个滚,见过了人心弯弯曲曲水,世路重重叠叠山,决意归隐江湖去,只做林间一个潇然翁。
一如另一位喜剧大师卓别林曾写道的那般:
“我的心就如这张面孔,一半纯白,一半阴影。我可以选择让你看见,也可以坚持不让你看见。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销声于名利场的十年,囊尽往事沉浮,尽染北地乡烟,轻舟已过万重山。
于他而言,甚好。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