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原著揭示了梁山好汉真面目,难怪

导语: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大家都很熟悉,大人小孩都爱看,剧中的人物和故事看起来就是这么痛快。生不逢时,社会黑暗,无奈上梁山,好汉聚义,大刀砍人,快意江湖,朝廷诏安,征大辽,征方腊等等,所有的故事都透露着这么一股子劲,看着很过瘾,恨不得自己也是那好汉之一!

当然了,对于这些,大多数人通常还是透过电视剧或者电影看的,看原著的人应该比较少,深入研究的就更少了。其实,如果把原著中的人物原封不动地搬到影视作品中,可能我们看起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有的人甚至接受不了。

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没有经过美化,水浒里面人物的言行一定会让人惊呼:什么英雄好汉,这简直就是强盗啊!是的,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社会的我们,看了一定是这个感觉,为什么呢?我们一起且往下看。

梁山好汉们(我们暂且还是这样称呼,方便)在落草之前,都有各自的人生,各自精彩或者悲哀。有在宋朝体制内的,有做生意的有钱人,有土财主,有在寺庙里捣乱的,有猫在林子里打劫过路人的,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他们上梁山的原因倒是都一样:被逼的。

梁山的第一任主人是白衣秀士王伦。王伦这个人,说他坏到也不是很坏,就是心眼儿小了点,容不下别人。本来王伦带着几个兄弟在山上好好的,有酒喝酒,有肉吃肉,日子过得不错。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晁盖带着一伙人说要来入伙。

晁盖这群人干了些什么呢,这伙人去劫生辰纲,想弄点钱花,被政府通缉了,无路可走,到梁山上来找个地方落脚。以王伦的小心思,自然是不可能痛快答应的。晁盖这伙人一看王伦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于是撺掇林冲跟王伦火并,把王伦干掉了。这是典型的黑吃黑啊,没看出来哪体现好汉了。

原著里晁盖本来是个土财主,挺有钱的,就是不太安分,做强盗干抢劫。上了梁山之后,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中箭了,偏偏中的还是毒箭,死了。晁盖死了之后,梁山好汉们推举宋江出来当老大。宋江,也可以叫他及时雨,也可以叫他公明哥哥,是体制内的。这个人不简单,黑白两道通吃。

宋江平时上班的时候尽职尽责,倒也看不出什么坏的地方。晁盖这伙人劫了生辰纲,何涛打听到了这伙人的下落,来找宋江拉他一起去抓捕嫌犯。宋江这个表面兄弟,嘴上说着好好好,私底下却通风报信,让晁盖他们跑了。

公明哥哥你这是唱的哪出啊,你是政府公务员没忘记吧,你这种行为是在践踏国家法律!如果说宋江这次的行为可以解读为是对政府不满,那之后的行为就没得洗白了。

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后,就想着要扩大势力,那就得招人。怎么招,总不能贴个招聘启事吧,不急,宋江有的是办法。话说,机缘巧合,宋江看上卢俊义了。卢俊义这是倒的什么霉,被宋江给看中了,好好的日子眼看是过不成咯。

吴用出场了,他假扮成算命先生,进了卢俊义的家,一通胡言乱语,反正就是吓唬卢俊义,这还不够,暗搓搓地在卢俊义家的大白墙上写了一首诗,不是附庸风雅,这是一首藏头诗,说的是“卢俊义反”。这下卢俊义遭不住了,收拾收拾打算出门避祸。

这一切都是梁山的阴谋。卢俊义路过梁山的时候,这群梁山好汉仗着自己人多,猫戏老鼠一样,跟人搞车轮战,戏弄一番之后把人塞轿子里抬上了山。卢俊义愿不愿意,谁在乎呢?梁山类似这样的阴谋诡计多得很,用尽心机拉人入伙。

原著中还有很多梁山好汉干下的骇人听闻的暴行,烧杀无辜百姓,灭人家满门,抢夺财物,滥杀无辜路人甲等等,都不忍心细写,太过残忍了。

结语:原著中类似的暴行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电视剧的受众是广大人民,包括很多是非观还不成熟的小孩。所以,对一些暴力情节肯定要做处理的,美化也罢,淡化也罢,或者干脆进行一些删减。那些暴行,有的已经不是一些小阴谋的层面了,而是令人发指,让人汗毛倒竖的暴行!难怪导演不能按原著原原本本地拍,要考虑社会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