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版《水浒传》筹拍的时候,关于宋江这个角色,导演张绍林心目中已经认定是李雪健。可是李雪健收到邀请后,直接拒绝了,因为他心里认为宋江是一个“投降”派。
后来经过多次沟通,李雪健仔细看过剧本,知道这是体现民族发展进程的一部剧。用李雪健的话说“不管是英雄还是狗熊,我们民族几千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想通之后这才同意出演。
电视剧播出之后,有李雪健的老乡看过“诏安”这段戏,气得直接对李雪健放话“你回来揍死你”。更有湖南的观众,看到“诏安”的时候,气得直接把电视给砸了。有意思的是,央视得知这名观众砸了一台20寸的电视,送给他一台29寸的电视机。
其实,抛开央视补偿观众电视机不说,能够让观众如此气愤,还是要说李雪健老师的演技高超。观众生气,当然不是对李雪健,而是对他刻画的宋江这个角色。
宋江为什么要选择诏安?
首先宋江最为一个读书人出身,骨子里就有一种忠君为国的思想,在水浒传原著中的描述是他有谋略、有胆识、有气度,和电视演绎的差别很大。
他在浔阳楼题反诗,也只是发泄内心的不快之意,自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感触发。
在晁盖做梁山之主的时候,多次邀请宋江入伙,宋江都给推掉了,很明白自己去了之后的地位,高不成低不就的,你是梁山之主,我去了算个啥。
还有一层是他发现晁盖这个人只是江湖豪侠一类的人物,目光短浅,想法只是想大碗吃肉大碗喝酒,没有远大的抱负,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此宋江是心有不甘。才多次推辞。后来是没有出路不得不去。
其实在宋朝那个时代,功成名就是每个读书人的向往和归属,宋江也不例外,胸怀满腔的抱负,把国家危难寄于己身,当时的宋朝是北有大辽虎视眈眈,南下又有方腊、田虎作乱,建功立业,重整大好河山一直是宋江心底的愿望。
因此才会有酒后浔阳楼事件。
所以,宋江会最终选择招安也是合乎人设和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