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奋斗史
年,全中国的上网人数,只有一万人上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张树新的辽宁女子,选择成为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这么说那,因为这名女子,在接下来的25年间,影响了国内所有的互联网大佬,其中自然也是包括时年31岁,经营着翻译并且亏着钱的马老师。
就在同年,中关村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的“中国离信息互联网高速还有多远”。当时那个年代过往的司机就会疑惑,疑惑这高速是从哪到哪的。这牌子,恰恰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张树新的公司,瀛海威的。其实从开始,这女子也是从BP机做起,后来慢慢做起了进口电脑国内的代理商。一次机会,去到洛杉矶,发现了电子邮件这么一个东西,觉得在国内也许会受到欢迎,于是与回国创办了瀛海威。
杭州的马老师与她的交流史当年网民被称为网虫的年代,此时只需要一根电话线,就可以拨号上网。瀛海威在这条高速上,也只是赚点过路费。其标志跟中国的太极图倒是有几分相似,很有中国特色。就在风和日丽的一个早晨,一个姓马的老师带着何一冰前来拜访,既然来都来了,张树新就决定给他们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来的采访中,张树新都不记得自己见过小马,也可以看出,当时她还是挺忙的。聊完之后何一冰就问小马,觉得怎么样,小马当时也是说了两句话。
一:如果办公司,她肯定死在我前面
二:中国互联网有希望,但希望不在她身上
小马当时做了一个中国黄页,说白了就是企业通讯录,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下马明白,现在的网名,一来是太少,二来都太穷,从他们身上根本赚不到钱,但是企业有钱,将来肯定也是会需要自己的官方网站的,好像别人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帮助企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