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活力人物志gt丨万仕君文学是

刘军连预约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本期专访人物:万仕君

简介:

年入伍,军分区后勤部长,正团职,上校军衔

现任峨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

峨眉山市老年人协会会长

中国散文家学会创作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

代表作品《记忆的碎片》《淌过心河》《流年心语》等

初见万会长时,你会被他亲切随和的态度而打动。在他身上,既有文人的雅气,又有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锐气,刚柔之间,是万会长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

八十年代初期的高考,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万会长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儿子,虽然成绩优异,但他却选择了参军。

一腔热血参军去,赤胆忠心为祖国。这一去,便是整整28载。进入军营,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上校军官,除了自己的加倍努力,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

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体魄、磨练了钢铁意志,更让他收获了人生的另一种体验。

年,四川发生“5.12”汶川大地震时,他奉命率领达州军区余名官兵火速驰援灾区,从5月13日接到命令至6月2日结束,他用军人的本色诠释了什么是职责和使命。

而这些经历,都成了他日后文学的养料,促使他越挫越勇,笔耕不辍。

万会长自幼喜爱文学,初中时便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法,于是向出版社投稿,虽然被退回,但他并没有气馁,只是把这份热爱藏在心底。

直到年,工作不再忙碌之后,他便捡起了曾经的梦想,用一支笔把自己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记录在册。

尤其是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那段日子,撰写了《抗震救灾日记》几十篇,其中《前往红白镇》一文入选《散文百家选》第二卷,散文《茨竹林》荣获“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大赛”一等奖;年5月,散文诗《灵感.被浓情启封》荣获“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一如万会长所说,文学的根本是对生活的热爱,保持这份热爱,就不会失去生活的方向。

对于万会长而言,文学就是他对生活的念想。凡目有所及,皆能触动心灵;凡有所感,亦可记述成篇。

他透过文学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于是,文学变成了一种参照,通过别人的故事想到自己,通过记录自己的人生,影响他人。

他不仅在生活中为文学留有一席之地,他早已把文学当成安身立命的方式。

年,万会长受命担任峨眉山市援助马边彝族自治县队长,任马边县副县长。两年的援彝工作,万会长仍然勤笔不辍,书写成40万字的《边城援彝日记》,并荣获乐山市“脱贫攻坚”题材优秀文艺作品“纪实文学”优秀奖。本书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第一个一百年”最后五年的“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特殊历史,其意义不仅深远,也成就了万会长的文学人生。

在谈及如何看待长者的退休生活时,他说:“退休并不意味着生活的结束,而是一段全新生活的开始,当我们用这样的心态去迎接新生活时,我们将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在他看来,理想的退休生活是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五老”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健康快乐。

生命的意义,无非是健康快乐地活着。只有健康快乐,才能活出精气神,才能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正所谓,平淡的日子泛着光,一切尽意,百事从欢。

任凭风霜剥落时光,我们仍然以热爱回馈自己的生活。只因,它不在梦境里,而在触手可及的生活里。

一如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为长者们打造一处桃源般的康养大境,而这里也是开启全新康养生活的新起点。

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实景图

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医院打造医康养护深度融合的全场景生态康养大境,通过智慧康养社区构建“六心配套”打造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康养体系。

如今,康养示范园区即将开放,康养社群也即将登场,不久的将来,以长者为核心的康养新生活将在这里起航,届时可深度体验,敬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