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全,河北人现居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著名雕塑家,中央书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清雨书画院秘书长,自幼酷爱绘画艺术,跟随李可染、邵晶坤弟子——著名画家王子锦启蒙学习素描、色彩、国画、油画;雕塑一级设计师,其间设计、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并多次参加艺术博览会;
艺术成就
年调入河北特艺工程总厂任设计师;
年创办磁州漳滨画社培育了大批美术优秀学生,大部分学生考入了名牌艺术院校,深受好评。
年创办北京金龙雕塑艺术厂及作品展示厅
年-年,为国资委、北京戏剧学院、贵阳博物馆等几十家场馆设计创作多组国画及雕塑作品,并被永久收藏展出。
年3月作品《黄山系列》写生作品获中国书画院最高学术奖项徐悲鸿美术奖。
年任中央美院名誉客座教授。
年为国资委创作的雕塑作品参选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并获金奖。
著名画家王跃全老师在书画大拜年中发表美术言论;美术理论离不开四点;
笔墨精神;
这里我们所言的“笔墨”,既是说中国画的技法,也是说中国画的格调。从技法来说,“笔”是指勾、描、勒、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而从格调来说,笔墨精神的体现需要画家的艺术修养与生活阅历。石涛在《画语录》云:“笔与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
气韵;
气韵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气韵真正体现了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画家要使得自己的画作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不仅仅在于笔墨功夫,更不仅仅是画面经营,还要能够在画外下苦心。黄宾虹先生还认为,除了“气韵出自笔墨”外,重要的还在于“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更在于“气韵生动,本于自然。由人之学力有深浅,其效果所得有高下”,“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绳之中,超乎形状迹象之外,”“夫理法人于笔墨,气韵出于精神”。由此可见,气韵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意义。
意境;
中国山水画讲究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意境中,“意”是指画家的思想感情,而“境”是指画家的描绘物象。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是自古以来画家的传统。画家通过山水画来抒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与艺术的深度。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画的意境是再合适不过了。
诗意与灵性;
中国画也被称为是无声之诗。中国山水画与诗意密不可分,山水画可以将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意也同样表现在中国山水画笔墨构造的境界之中。山水画与诗意的融合,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特有的审美标准。诗与画的交相辉映,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和创作理念。中国画以诗为魂的创作,将画中的诗意之境成为笔墨的语言,成为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