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我人生的镜像对话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作者:赵宗彪

浙江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怀念故乡、追忆故乡人与事的散文集。作者以温厚的文字与图像一一刻画了江南故乡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让自己时隔四十年得以重新观摩故乡,回到精神原乡。文章充满细节,蕴含幽微,展现了传统的乡村秩序在现代文明中遇到的冲击和嬗变,深度还原了乡村农人的朴素生活轨迹。

全书分《地理志》《人物志》《风土志》《田野志》《少年志》五部分,以篇千字短文,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江南农村丰富而宏阔的生活场景。可当一部当代信史来读。

全书语言简洁,文风幽默,结尾常常让人会心一笑。

本书的幅插图,也出自作者之手。黑白线描作品,夸张而又风趣。

清晨的一声声鸡鸣,唤出山林中的袅袅炊烟,成了赵宗彪脑海中最原始的美学符号。

“起屋造宅,是农村家庭最大的工程,也是世代工程”

8月,赵宗彪带着非虚构作品《山河故人》而来,将“显微镜”对准了故乡赵宅村。这里古时是北方移民的避难所,如今地图上的“无名之辈”。

“我们把捉鱼叫柯鱼,都是明火执仗、大张旗鼓地进行。如梁山好汉一般”

“每一个故乡,都是真实的中国。我希望能用文字和画笔,真诚客观地记录下宏阔世界中幽微的个体。”赵宗彪说。书中,他以“作家地理”的手法,重现昔时浙东山村的自然生活图卷和江南乡间的传统生活方式。

“古镇最早的名字叫仙人镇。因街面上有巨石,石上有天然的仙人脚印而得名。明代时,古镇已是水陆交通枢纽。有了一个诗意的新名字,叫湖窦镇。”

对于赵宗彪来说,这次创作也是一次生命的回响:“故乡塑造了我,是我人生的镜像。”

“江南农民与蓑衣的感情,如战士之于铠甲。”

乡土美学启蒙

给了我眺望文学、木刻艺术的支点

记者:从《史记纵谈》到《木刻江南》,再到《山河故人》,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