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1997年之前的高晓松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老照片#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因此随着时间流逝,大概率每个人最终都会变成自己年少时曾经最讨厌的那个样子。

(年青长发飘飘的高晓松。)

高晓松出身“书香门第”但非世家和豪门。

自从魏文帝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开始到则天大帝打压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和江南文士,寒门士子从此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这四百多年间垄断官场的少数的大家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文采风流的北宋。)

到了宋朝更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世家大族,或者类似欧洲那样的贵族,在中国早在北宋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英王室四代同堂,庆祝英女王加冕六十年。)

宋朝之后,中华再无贵族与世家,但还有儒家的”耕读传家“和”书香门第“。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年1月14日出生于北京市清华大学里的清华大院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籍浙江杭州。

祖父及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童年又生活在中国文化最多元的城市”魔都“上海,无疑高晓松从幼年开始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拥有足够多的见识及足够宽的视野。

后随父母迁徙至北京居住,小学读的是西师附小,当时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

年至年就读于北京四中,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

北京四中创建于年,北京最著名的高中之一,知名校友无数,文艺界学术界有:于丹、王蒙、李敖、北岛、陈凯歌,舒畅等。

对比一下你读的高中,出了多少名人,就知道四中有多牛。

(年北京有了大哥大。)

环境决定见识,见识决定选择,选择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四中毕业的学生,大概率都是能考上清华的,不出意外,高晓松年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住宿被分配在26号楼室的下铺。

进入大学后,有了独立主见的高晓松偏离了家族为其设定的人生道路,清华毕业,国外留学成为一名科学家。

可能出乎高晓松父母的意外,一个有着浓厚理科氛围的家庭,熏陶出了高晓松一个文艺青年。

早在四中时,高晓松就是校刊主编,又创办诗社当社长。

高晓松青少年时,遇上了一个不一样的时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年代初,诗歌和摇滚风靡于大学校园。

文青晓松,不可能不追逐当时的时尚,而且晓松极具文青必须具备的才华。

年高晓松和其他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高晓松不是头发最长的。)

那时的高晓松以现在的观点看起来很穷,但以90年代来看,高晓松们过得很奢侈,可以不顾一切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

八十年代是一个青春飞扬的年代,八十年代闯广东,九十年代闯海南。

(年4月26日海南省成立,此后数年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海南,寻求梦想。)

年暑假时他和老狼偶然得到一个机会去海南岛一家歌厅驻唱,乐队其他人嫌路远不愿意远行,只有高晓松和老狼拎包就走,这或许是老狼和高晓松最后在文艺圈最后大红的原因,文青就是随性,需要诗歌和远方。

但当时粤语歌风行南中国,而高晓松和老狼又有着北京人的骄傲,不愿意唱粤语歌,没挣到钱,最后连回程的路费都不足,高晓松还是挺讲义气,让老狼先回北京。

自己揣着兜里的十元钱,去广州找中学时期的同学,同学给他买到厦门的船票。

到达厦门后,厦大一对青年教师夫妇收留了高晓松,高晓松给妈妈打电话要钱,她妈回你今年20岁了,厦门是一个有码头的地方,你一个20岁的小火子在一个有码头的地方活不下去?

(八十年代的厦门大学)

真的是“虎爸狼妈”,高晓松在厦门大学附近的“校中村”东边社暂住了半年的时间,据高晓松自己说,在夏大他邂逅了自己的初恋,这是高晓松最神秘的一段情史。

厦大应该是高晓松的福地,在这里《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等以后许多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初稿。

年大三那年,因海南之行耽误了课程,而且高晓松坚定了从事文艺事业,高晓松从清华退学,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年投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落榜,颇有才华的高晓松开始工作,进入亚洲电视艺术中心任实习编导及编导,期间拍摄大量广告片及为老狼、林依轮、朱桦、何静等歌手拍摄多部MTV。后入为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编剧上下集电视剧《心祭》。

年夏天清华大学88级无线电专业毕业(当时学制5年),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钟卫东给他打了个电话,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写了一首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年,制作人黄小茂找到了高晓松,经高晓松同意后由大地唱片公司出版《校园民谣I》合辑,高晓松也因此正式进入音乐圈。

专辑中由高晓松作词、作曲,老狼演唱的歌曲《同桌的你》获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

年,高晓松作词作曲的《恋恋风尘》,老狼演唱的获得第五届金曲奖最佳录音奖、最佳演奏专辑奖和最佳演奏专辑制作人奖。

年,高晓松推出首张合辑《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在青年和知识分子中引起巨大反响。

高晓松开始爆红,但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力巅峰的结束,高晓松那些胯炙人口,流传极广的校园民谣作品都出自年之前,

年,开始游历欧美各国,时年29岁,高晓松白衣飘飘的年代结束。

此后,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高晓松就在哪里,直到现在.......

谁能出走半生之后,归来依然仍是少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