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华中大科研创业的先锋,
是明德厚学的践行者;
他们是华中大人文情怀的弘扬者,
是求是创新的实践者;
他们是每个华中大人的标杆,
是华中大最亮丽的名片。
也曾迷茫叹息、也曾怀疑自我,
可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不断突破自我,
在喻家山角这片沃土上沉淀自己、攻坚克难,
创造着属于他们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激励着一代代华中大人只争朝夕、奋勇前进。
今天小招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华中大校三标的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柳帅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级
中共党员
本学年平均成绩:93.55
专业排名:3
/////////////////////
保送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党务服务中心负责人,本科生集成第一党支部书记,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曾获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光电信息杯”创意发明大赛二等奖等,拥有一项新型实用性专利。
01
“喻”见华科,与“芯”结缘
出于对信息和互联网方面的兴趣,又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柳帅选择了华中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从此“喻”见华科,与“芯”结缘。
“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是个非常专业化的理工学科,它非常注重实践,需要从业者实打实地出产品。这比较适合我自己的性格,个人角度来说,我也是一直想做产品方面。”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专业领域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柳帅更加喜爱上了这门学科。
柳帅积极参加科研竞赛,这使得他在专业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探索出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在大二的一次大型社会实践中,柳帅接触到了来自上海、深圳的一些半导体行业的师兄,这更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激励。他被师兄们的热情所感染,同时深感半导体行业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因此决定深耕于此,为祖国带来突破。出于兴趣,更出于身为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后来的专业分流中,柳帅选择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致力研究“中国芯”。
02
积极承担,提升能力
作为一名典型的“斜杠青年”,柳帅在学习之余也担任了许多学生工作。他是院党务服务中心负责人、本科生集成第一党支部书记,还是优秀共青团干部学习委员和院党务服务中心负责人。
在承担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柳帅也实现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举办大型活动。之前我在院会里负责了一个电子智能大赛的筹办,整个流程都需要去制定一个计划,比如说前期宣传、准备初赛、邀请评委、赛后宣传,还有场控、联络选手和当时的一些记录。这些都是要去考虑的,我觉得这次经历对我的能力提升是最大的。”
03
积极抗疫,公益助学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原本正常的生活。柳帅对此感触颇深。他的母亲是一位医生,父亲也在医疗单位工作。疫情期间,柳帅基本上见不到父母的面,常常独自一人在家。在疫情最紧张那段时间里,医院里有五位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人,这也让他时刻担心着母亲。
“就是觉得现在这么艰难,自己也想尽一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拥有知识是柳帅最大的优势。在学校的组织下,柳帅积极报名了医护人员子女线上功课辅导的志愿活动,为医护人员的子女辅导功课,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为抗疫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04
结语——学长寄语
Q
平时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柳帅:爱好其实挺多的,比如阅读文史哲的书籍还有摄影等等。
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是因为在哪一方面做得最好呢?
柳帅:一是勇担责任,二是很高的效率和很高的执行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工作,如果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到最好。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长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一定经历过低谷与挫折,面对这些,学长又是怎样调节自己的状态来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柳帅:一句话,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很多事情要一个一个地来做,比如说今天就想着今天的任务,只专注于它们并去完成就好了。当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也是要去寻求别人的帮助的,比如和朋友聊一聊,跟辅导员聊一聊,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感到迷茫,也不要太心急,就像马克思曾经说过的,“社会主义的具体的细节是无法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