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基本信息
1
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业:金融学(大一转专业)
排名:5/
英语:CET4-;CET6-
奖项:鸿儒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连续3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术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
科研:一项大创国家级,非主持人;三项博文杯(其中1项校级一等奖,主持人);两篇论文分别以第一作者入选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
竞赛: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本科生组二等奖;中国移动通信能力开放创客马拉松大赛三等奖;“普译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瑞华杯”全国校园审计精英挑战赛中部区域二等奖;“正大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级二等奖;“天翼云杯”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三等奖
实习:湖北省高投创新;中国农行;PMI-Worldwide
学生工作:校就业指导中心干事,院学生会学术部干事,院党总支组织委员,院新生辅导员助理,班级学习委员、文艺委员,校健美操队队员
申请情况
投递:海投。因研究兴趣,投递基本均为学硕或直博;因个人地域偏好,没有投递香港和西部、西南部地区院校
参营:厦大经院、中山岭南、中南财金院
Offer:厦大、中南财、岭南(候补)
最终去向:厦大经院金融学硕
保研过程
01
保研前
其实在大一时,我并没有想到要保研,只是不喜欢入校时的专业,所以努力学习,并成功转专业到了金融学,当时的专业排名好像是第2,加权均分有91.33,但是回想起来,成绩真的不算高。
大一大二期间,我因为兴趣参加了很多商赛、校赛和学生工作,但都和金融专业有一些偏差,所以在保研时效力大打折扣。
我真正开始为保研做准备应该是从大二结束的暑假开始的(建议有保研打算的同学最晚从大二开始准备),从那时起,我开始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没有实习,于是在大二暑假进行了两段实习。发现自己没有相关论文,碰巧也是在大二暑假参加了一个比赛,也碰到了靠谱的队友,因此也算有了一篇还算看得过去的论文,同时这篇论文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在科研方面,我陆续在做博文和大创,所以这个方面没有花费我太多的精力。成绩方面,大一下因为转专业,我同时修了10几门课程(微积分下、宏微观、政经、会计是同一个学期修的,就很崩溃),大一下的课程将我的成绩拉低了不少,因此我争取剩下的几个学期都要满绩,虽然实现了,但是成绩也仅仅得到了小幅度上升。到保研时,这个也是没有办法弥补了。
在成绩、实习、科研都基本敲定的情况下,我还有一个短板,就是英语。我的英语成绩不算高,46级都只有左右,而保研人如果想冲top院校,一般6级+会比较稳妥。在大三上学期,我放弃了最后的6级刷分机会(不知道自己咋想的),想着如果能考雅思到7可能会更加突出,但是没想到的是,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雅思考试一延再延,以至于很多院校的夏令营都已经开始了,我还是无法考雅思,所以英语这方面,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最后我申的所有院校,也都是用6级的成绩去试运气了。
整个保研下来,我认为以上几项的排序应该是这样的:
学硕or直博:排名、绩点英语科研实习竞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如果有十分突出的论文发表、学术会议参会等科研经历,会优先考虑)
专硕:排名、绩点英语实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如果有十分突出的实习或者数模商赛等,会优先考虑)
因为我对学硕或直博比较感兴趣,所以参照上面的排序,如果冲刺top院校,排名、英语都将是我的短板。
建议同学们在大二时就可以参照上面的排序补足自己的短板,其中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志愿活动等不重要,有就行,没有也没关系,只是体现一下你的全面性,因为大家都有,老师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