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播出的央视版《水浒传》是很多人公认的经典之作,但是大家一定也知道,该剧当年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原著中的很多精彩情节都没能拍到,给观众留下了许多遗憾。而这些因素,也间接导致了《水浒传》长期以来,都在央视所翻拍的四大名著中口碑垫底。
但是,导致《水浒传》口碑垫底的原因又绝不仅仅只限于此,如果您是一位读过原著又看剧十分细心的观众,你会惊喜地发现到,当年在这部剧中,有很多人的人名和绰号都被叫错了。虽然这不是导致《水浒传》口碑垫底的直接因素,但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到该剧的口碑与质量。
那么,当年都有哪些人被叫错了名字或绰号呢?
首当其冲的,便是在梁山排名第七位的“霹雳火”秦明。
即便是没读过原著的人,恐怕也都会知道秦明的绰号叫“霹雳火”。之所以有这个绰号,是因为秦明性如烈火,属于一点就着的那种类型,用“号如其人”来形容这个绰号,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
然而这样一位戏份颇重的人物,当年《水浒传》剧组却愣是把人家的绰号给叫错了。在《大破连环马》一集中,给宋江配音的赵述仁老师可能是嘴瓢了的缘故,把秦明的绰号给叫成了“霹雳虎”。
霹雳虎?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以为吴奇隆也来客串《水浒传》了呢。
有意思的是,还是《大破连环马》这一集,还是在同一个场景,另外一个梁山好汉也被李雪健老师给叫错了绰号。这个人非是旁人,正是在地煞星中排名十分靠前的孙立。
读过《水浒传》的人应该知道,孙立因为身着皂袍,手持铁鞭,十分像民间形象中的唐朝名将尉迟恭,因此得了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病尉迟”。而只要是过年家里贴门神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尉”这个字用作姓氏的话,是应该读“yu”的,而不是“wei”。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知识,赵述仁老师却在关键时刻给读成了“wei”,前面读错秦明的绰号我们可以理解为嘴瓢,但连着读错两个人的绰号属实有点不应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几个直接把人名给读错的。
看过原著的人应该会记得,书中有着宿太尉这么一号人物。此人真名叫宿元景,是宋徽宗的心腹官员,梁山之所以能够招安成功,与这个人的付出密不可分。
但是在第38集《招安》中,饰演奸臣蔡京的林连昆老师却把宿太尉的名字给简化了,直接念成了宿景。不知道大家看这段情节的时候有没有违和感,反正小编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多少是有点别扭的。
更荒诞的还在后面。在梁山中,有一位名叫皇甫端的好汉,此人绰号“紫髯伯”,在梁山上排名第57位,主要负责马匹的医治等工作。
在电视剧里,皇甫端基本上没有什么戏份,更多的时候,是活在其他人的台词里。但即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剧组也不知道把人家名字给叫错了啊。
在第40集《征方腊》中,赵述仁老师又一次犯了台词错误,直接把皇甫端的名字给读成了皇甫瑞,想想都觉得有点出戏。
当然,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存在以上这些失误,央视版《水浒传》仍是一部无可争议的优秀作品。但是,如果剧组当年能够再细心一点的话,我想,《水浒传》的口碑应该会更进一步吧?
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欢迎您评论留言。
本文由“红酒中的蔷薇花”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