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昌起义若不是傅连璋中将,他就变

导言

陈赓所部从早上8点战到中午,依旧看不到援军,只能下令撤回。陈赓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并亲自带着他们断后,结果撤退的过程中被敌人机枪扫中,左腿上中了三枪,伤到了筋骨,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01南昌起义的前奏

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后,国民党内部的左右派分化更加严重了。4月,蒋介石下令解散了黄埔军校中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等组织。

5月,蒋介石提出了著名的“党务整理案”。

6月,蒋介石公开讲话,主张任何人不得跨党,必须在国共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

在这种情况下,李默庵等人选择了退出,转而加入了国民党;但也有陈赓和蒋先云这样的人,他们选择公开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能搞退出了国民党。

年9月,陈赓接受组织安排,去了苏联学习保卫工作,与他同行的人中有顾顺章等。陈赓在莫斯科待了5个月,于27年2月回国,期间他在莫斯科学习了爆破、射击、审讯、侦查等,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回国后的陈赓随北伐军一路北上。3月,宁汉分裂,北伐继续。然而,就在北伐战争顺利地推进到长江流域时,蒋介石却悍然发动了震动世界的四·一二事变。陈赓随即组织同学成立了“黄埔军校同学讨蒋委员会”,并和组织一起退到了武汉。

和武汉政府和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汪精卫等人很快就露出了他们真容,七·一五事变随之而来,武汉也成了危险的地方。

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接二连三地背叛了革命,我们不断地蒙受着巨大的损失,惨痛的经验告诉我们:是时候做出反击了!

02南昌起义中的陈赓

7月27日,陈赓随周恩来一起到达了南昌,经过讨论,这里将成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地方。

此次起义就是著名的南昌起义,它的总指挥部被设置于江西大旅社,周恩来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此次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贺龙为起义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参与起义的部队主力为贺龙的第20军和叶挺的第24师,共计2万多人。起义从8月1日凌晨两点开始,经过了4个小时的激战,最终歼灭了南昌守敌余人。

起义结束当天,周恩来等人宣布成立了以共产党为主体,且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联席会议,并成立了临时政府革委会。8月3日,起义部队按照原先计划,分批撤离南昌,计划进入广东,攻取广东,重新发起北伐。

在南昌城的这段时间里,陈赓一直肩负着保卫周恩来等领导安全的重任。

部队离开南昌后,陈赓去了20军第3师6团担任一营长,不久后他又成为第三师党委委员(周逸群烈士为书记)。

8月下旬,陈赓所率领的营作为3师的先头部队开到了会昌城下,当时钱大钧已经率部占领了会昌城,陈赓率领一营从正面进攻,两翼的策应部队却由于计算失误,未能及时跟进,造成了陈赓孤军深入的危险局面。

陈赓所部激战良久,却依旧等不到援军,只能下令撤回。陈赓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并亲自带着他们断后,在战斗的过程中他的左腿被子弹击中……

03死里逃生

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一直跟随陈赓的卢冬生不离不弃,他坚持要扶陈赓离开,不料此时山坡上走来了几个清理战场的敌人,卢冬生只得钻进旁边的草丛中,陈赓这时候在自己的腿上摸了一把血涂到了自己的脸上,屏住呼吸假装死人。那几个敌人上来踢了他几脚他都一动不动。

过了不久,另一支部队打了上来,陈赓看着他们脖子上的红带子,知道自己终于有救了。他被卢冬生和徐以新(28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一起用担架抬进了会昌城,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听说陈赓受了伤,都来探望了他。

陈赓由于受伤严重,只能乘船转到长汀,当时长汀县已经被我们占领,陈赓到后医院进行治疗,医院的院长就是33岁的傅连璋同志(开国中将),他当时组织医护人员接纳了多位伤员。

和陈赓的聊天后,傅连璋觉得陈赓的性格非常乐观,言谈也很风趣,他下定决心一定保住陈赓的伤腿。他使用了各种办法,包括每天给他喝新鲜的牛奶,每天用药水给他消毒,用夹板固定腿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年轻的陈赓硬是没有截肢,把自己的伤腿慢慢养好了。

随后部队继续向广东开拔,考虑到陈赓的伤情,组织本计划让他留在一个老乡家养病,但陈赓坚持不肯离队,

那年9月24日,起义军成功占领了汕头。然而,随后他们却遭到了广东各军阀和英、美、法、日等列强的围攻和炮击,主力部队寡不敌众,不得不从汕头撤退。

部队撤退前,组织派人去给陈赓等伤员送了一笔钱,但是不知为何,这笔钱未能送到,陈赓对大部队撤离的事情也一无所知。他最终还是掉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