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红色景点有: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夏衍故居、乔司戊寅公墓、硬骨头六连展览馆、俞曲园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连横纪念馆、钱塘江大桥等。
1.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
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一般指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56号总面积约平方米,免费对公众开放。年,小营巷56号墙门被辟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陈列毛主席视察时的照片、用过的实物和小营巷卫生工作历史图片资料。
2.乔司戊寅公墓
戊寅公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乔司街道保庆桥西北侧,现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解放以后,千人坑经过几次修缮,墓碑“戊寅公墓”由直书改为横书。现墓高一点八米,直径四米。并修筑石碑墓亭,刻碑题字,让人们永远吊唁,铭记历史教训。年,在乔司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在惨案中劫后余生的老人发起,再度筹资修复公墓,重新树碑,以余杭市人民政府的名义重撰碑文。碑前正文为:“戊寅惨案纪念碑”。
3.硬骨头六连展览馆
硬骨头六连展览馆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西溪路号。年6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是我国进步电影先驱者夏衍的出生地,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严家路50号。自0年建成开放以来,夏衍旧居共接待参观的各界人士、青少年近百万人,是机关干部接受党史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场所,是杭城中小学校的延伸课堂。近年来,夏衍旧居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杭州市首批党史教育基地”、“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工作先进基地”、“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江干区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年3月11日,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5.俞曲园纪念馆
俞曲园纪念馆,坐落于杭州市孤山南麓,西泠桥南侧,原为晚清名重一时的朴学大师俞樾故居,俗称俞楼。它依山傍湖,间以修廊短篱,四时花木杂莳其中,以其所蕴含的诚挚动人的师生情谊和浓郁的文化蕴味而显得格外耐人品读。年2月向游人正式开放。以珍贵实物和大量图片,全面介绍一代朴学大师俞樾的生平、成就、影响,以及他留迹西湖、对湖山风光与人文的卓识与贡献,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可看性,同时还突出了名人纪念馆与西湖山水名胜的内在联系,在西湖人文景观建设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6.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栖霞岭31号,原为我国著名的传统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的故居。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由浙江省博物馆在栖霞岭建立黄宾虹纪念室。年正式向游人开放。纪念室设有黄宾虹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和复原书房,是杭州重要人文旅游景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故居纪念室作了全面清理和修缮,5年再次进行较大的整修与调整。现纪念室内设有纪念黄宾虹生平事迹陈列厅,展示内容以资料性的图版介绍黄宾虹人生和艺术历程,故居内则是复原陈列,有当年黄宾虹书房作画场景等。
7.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座落在衙前镇凤凰山上,占地面积平方米。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薄一波同志题写了馆名。衙前农民协会旧址——东岳庙临萧绍运河,为农民协会开会和委员办公之地。展馆分为序厅和两个展厅,有“今日衙前”、“现代农民运动的思想传播”和“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动”、“衙前农民运动的爆发”、“衙前农民运动在云涌”和“斗争在继续”等七个展版。年12月,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被命名“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8.连横纪念馆
连横,字武公,号雅堂,祖籍福建漳州龙溪县,清光绪四年即公元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南的一个富商之家。清初其先祖从故乡福建龙溪移居台湾省,到连横时,已历七代多年。连横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玛瑙寺。玛瑙寺依山而筑,粉墙黛瓦,掩映在葱郁的古树中,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座古代著名佛寺。纪念馆运用玛瑙寺原来的厢房作为展示空间,共分为7个展厅,分别是台湾自然环境厅、历史文化厅、台湾少数民族厅、连雅堂纪念厅、台湾人物志厅、传统工艺厅、现代工艺厅。
9.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
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占地43.31亩,建筑面积总计多平方米,年经修复作为浙江人民抗战纪念馆,旧址坐北朝南,泥石木结构,重檐亭式房屋。年9月正式对外公展,在多平方米展厅内,分“侵华暴行,铁证如山”、“抗日烽火,烧遍全国”、“换庆胜利,严惩战犯”三个部分,陈列展出了近幅历史照片、图片和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10.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于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万银元。年12月23日为阻断日军从浙北南下而炸毁。抗战后钱江一桥开始重修。年5月钱江一桥恢复通车。国家级第六批重点文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