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康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阳光下的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康法畅去拜访庾亮时,拿着的拂尘非常好。庾亮问他:“这东西特别好,怎么还能在你手里呢?”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贪心的人我也不会给,所以还在。”
阳光下的树《世说新语言语》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讲出了人们容易接受的道理。
好的东西之所以还在我们手中,是因为恪守标准的人并不会随意索要别人的爱物,而那些贪婪的人想要索取我们也会不予理睬。
真是人间清醒!
成长读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情。
当年父母请木匠在家里做家具的时候,让匠人利用剩下的木板做了六个小凳子,凳子的表面用宝丽板装饰,美观又实用。
有一同事来家里无意中看到了,想带走一个小凳子,让我送给她,因为六个凳子是一套,我当时也没有舍得给,同事从此与我有了嫌隙,我也感到很愧疚。
成排的树今天读到这样的话语,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好的东西之所以还在我们手中,是因为“廉者不求,贪者不与”啊。
世上的好东西有很多,自己所要坚守的东西也很多,每个人对待“廉洁者”和“贪求者”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守住我们的所爱,一味的谦让和索取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道路在远方做廉洁者不随意求取别人的爱物,告别贪求者让他们无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