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刘邵著
吴家驹译注
ISBN-7---6
江苏人民出版社年2月第1版
活动价:14元定价:28元
“人才兴邦”“得人才者得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对人的评价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发现和使用的知识系统。《人物志》就是三国时期人物刘邵撰写的一部系统探究选才用人的理论著作。全书三卷十二篇,是一部关于品鉴人物才能与情性的专书。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探讨人的内在修养、性情与外显能力及行事风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独特视角。《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人物志》由江苏春雨教育集团策划,吴家驹教授整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刊本为底本,以《汉魏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等相校勘,并对全书作了题解、译注和精讲。刘邵,字孔才,三国魏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约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卒于魏正始(-)年间。历官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卒赠光禄勋。曾奉命编纂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受诏制定《新律》,著有《律略论》《都官考课》《人物志》《乐论》等百余篇,其中以《人物志》最为著名。吴家驹(-),男,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曾在台湾三民书局出版《新译人物志》,另有《古籍丛书发展史》《新译菜根谭》《新译郁离子》等多种著作。作为主要编撰人,参编《中华大典·文学典》(任初唐部副主编)、《辞海》(第六版)等大型重点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权威性:名家译注,中国人才学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人才理论,其选才用人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易读性:题解、注释、译文、精讲完备。深入浅出,讲解透彻。
启发性:《人物志》中许多思想如躬亲考察、知人善任,以及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观点,至今仍为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所青睐。
◆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九征第一》
◆夫学,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体别第二》
◆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材理第四》
◆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材能第五》
◆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英雄第八》
◆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八观第九》
◆尤妙之人,含精于内,外无饰姿;尤虚之人,硕言瑰姿,内实乖反。——《七缪第十》
◆故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然后乃能知贤否。——《效难第十一》
◆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而为福,屈仇而为友。使怨仇不延于后嗣,而美名宣于无穷。——《释争第十二》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共包括经典部,其中,经部名著20部、诸子作品60部、史学名著30种、文学经典40种、童蒙读物及家训经典10种,并设置了融导读性前言、原典、题解、注释、翻译、精讲或赏析、附录为一体的编纂体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数百位专家参与撰稿,20余位资深出版人参与审读,并聘请多位学界耋宿担任顾问,希望能够以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与全球化视野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当下世界的意义。尚书
周礼
仪礼
礼记
孝经
孟子
大戴礼记
荀子
列子
尉缭子唐李问对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朱子家训
了凡四训
曾国藩家训
人物志
笑林广记
艺概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文观止
温馨提示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留言联系小编。传承书香文脉,赓续探索精神,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春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