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反共,就任华中
年5月,蒋介石下令撤销桂林行营,白崇禧被调往重庆,以后,白崇禧与其他桂系首脑,逐渐投靠了蒋介石中央,走上了反共的道路。
同年10月19日,白崇禧和何应钦秉承蒋介石的旨意,致电朱德、彭德怀、叶挺,强令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由50万人缩编为10万人。
年1月,白崇禧又极力配合蒋介石、何应钦直接参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且于安徽等地在军事上、政治上、舆论上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共事件。
抗战胜利后的蒋桂矛盾,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明争、直接对抗,转为暗斗、彼此算计。最终导致年底,桂系再次逼蒋下野。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获胜,大大提高了桂系在国民党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给蒋介石当头一棒,白崇禧肯定是全力支持李宗仁的,这样就大大得罪了蒋介石。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要离开北平行辕到南京去就职,蒋介石当然不愿意桂系的两个巨头都留在南京,他怕李、白和合谋围攻他。
年6月1日,蒋介石下令免去了白崇禧国防部长的职务,交由何应钦来担任。把白崇禧调到武汉,当华中“剿总”总司令,只指挥长江北面上游的部队。
白崇禧对此事人事安排十分气愤,一气之下去了上海,拒不上任。桂系元老黄绍竑出面劝解白崇禧,认为“武汉进可攻、退可守,何不趁此机会掌握军队,尤其是广西的军队等待时机,必要时单独同共产党言和,逼迫蒋介石下台,让李宗仁出来代理总统,开创一个新的政治局面,不要把本钱陪着人家一起输光。”白崇禧在权衡利弊之下,于6月28日在汉口就任华中“剿总”之职。
年9月,解放战争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继辽沈战役之后,淮海、平津又相继打响,蒋介石为挽回失败的命运,孤注一掷。在淮海战场动用了最优秀的嫡系王牌机械化部队。但仍然是噩耗频传,蒋介石的精锐一旦覆灭,拥有40万大军指挥权的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俨然就成了“华中擎天一柱”。
白崇禧正可恃此为资本,伺机要挟蒋介石。
当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上战局吃紧,希望急调军火、军粮、兵员补充前方的时候,蒋介石亲自打电话要白崇禧派兵东援。这个时候,白崇禧就拿蒋介石一把,他借口说汉口局势紧张,必须集结兵力保卫华中,拒绝派遣一兵一卒。而且把原来已经调往两淮前线的张淦和宋希濂两部又分别调回。
不但如此,还擅自截留了从川东运往两淮前线的军粮、军火。白崇禧这一招就希望釜底抽薪,让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淮海战场被我军消灭干净,这样他就可以逼蒋下野。由李宗仁取而代之,白崇禧那个时候曾经毫不隐晦地说:老蒋的老本丢得差不多了,我们要老蒋下野,德公上台和共产党谈和,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让共产党去搞,长江以南由我们来搞。这就是白崇禧打的如意算盘。
“逼宫”成功,拒绝和谈
年12月,白崇禧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于24日、0日从汉口给蒋介石连发了两封电报,电文内容都是敦促蒋介石下野,与中共停战议和。在白崇禧的活动下,广西、湖南、湖北、河南等省都向蒋介石发了通电,形成了又一次“逼宫”之势。
在内外交困之下,蒋介石没有办法只有下野,但是蒋介石在下野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对付李、白。他在溪口的老家实际上成了真正的指挥中心,同时,他把大量的黄金、军火,把海、空军的实力都移往台湾。
蒋介石最擅长的是政治权术,他做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来牵制李、白。如扩大警备司令部,全盘掌握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以及赣南的军事指挥权;派朱绍良去福州;派张群驻重庆;让余汉谋掌握广州,委任陈诚为台湾省主席,蒋经国为省党部主任,这样就架空了李宗仁。
准备工作做足之后,年1月12日,蒋介石发布公告正式下野,由李宗仁代行其职,不过蒋介石一边辞掉总统,一边又挂出国民党总裁的招牌,李宗仁只是一个有职无权的代总统。
此番倒蒋,白崇禧出力最大,借蒋介石四面楚歌之际,靠着雄厚的军事实力,“逼宫”成功,蒋对其切齿痛恨,但由于形势所逼,也不得不强压他心头之怒。
白崇禧过高地估计了他桂系的实力,他以为逼蒋下台以后,桂系可以取得成功。所以在李宗仁派出代表北上和我党和谈的时候,白崇禧还在盘算着怎么实现划江而治的美梦。年4月初,国共双方在北平进行谈判,双方初步达成《国内和平协议》最后修正案。但是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党政府于4月20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这样,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就被彻底揭穿了。
在粉碎敌人的“和平攻势”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以李、白为首的桂系,做了积极的争取工作。
年4月1日,李宗仁派出国民政府和平代表团抵达北平,六名代表中,黄绍竑原是桂系的头面人物,刘斐是李宗仁、白崇禧多年的袍泽,彼此交往甚深。毛泽东专门接见了黄绍竑和刘斐,希望他们能够为实现国内真正的和平做出努力。
4月日,毛泽东又单独会见了桂系秘密派到北平同我党联系的刘仲容,毛泽东请刘仲容回南京,转告李宗仁和白崇禧说,桂系军队只要不出击,我们不动他,等到将来再具体商谈,现在双方已经开始谈判了,美国和蒋介石是不甘心的,他们一定会来插手破坏,希望李、白拿定主意,不要上当。
毛泽东还说白崇禧是喜欢带兵的,他的桂系部队不过十来万人,将来和谈成功以后,我们可以请他继续带兵,指挥0万大军,人尽其才。我们大军过江以后,如果他感到孤立,也可以退到长沙再看情况。又不行,他们可以退到广西嘛,我们来个君子协定,只要他不出击,我们三年不进广西。
而且,毛泽东还要刘仲容转告李宗仁,如果谈判破裂,希望李宗仁在解放军渡江时,不要离开南京。如果认为南京不安全,他可以飞到北平来,共产党会以贵宾款待他。那个时候和谈还可以继续进行。
年4月18日,李宗仁召集桂系核心人物,就战与和做最后定夺,黄绍竑以为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促成和谈。白崇禧却不以为然,甩袖而去。
白崇禧自恃手中握有三四十万能战之兵,为华中擎天一柱。且西南、西北还有半壁河山,还幻想美国能插手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顽固坚持“共产党政治可以过江,军事不要过江”此时,蒋介石从台湾空运一万五千两黄金到武汉,以坚定白崇禧的反共立场,白崇禧还对李宗仁说,这次蒋先生倒是很诚恳,只可惜“小诸葛”聪明一世,却在此关键时刻头脑发昏,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由于白崇禧手握重兵,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李宗仁的态度,和谈最终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