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阅读人物志丨刘先琴琴鸣大声

引子

年代,刘先琴作为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到洛阳采访,那时候没有吃喝接待的规矩,她就在招待所自己就餐,我在机关食堂吃过后去接她,陪同调研。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她是个清纯未脱的姑娘,我也年轻!

后来她和我的发小冯宛平结婚,我也调回到郑州工作,住在一个院子里,路遇她,没时间,招手微笑一下,有时间,就站在路边聊一阵儿。经常见她轻盈飘过的图景,又眼见着她挺着大肚子来往晃悠,因而读过她思念远帆的深情文字,也为她生命延续欣悦过。生活就是这样有悲有喜……

那些年,煤气罐是有数量限制的。我家只有一个,一用完,便有断气的间隙,记不得她是怎样多了个计划外的,她便有些吃力地用自行车给我推来一个。

我与一些号称文人和经济学者的人物去她家吃饭时,宛平基本负责发表演说,她负责默默张罗。我们一般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出来时只具备推车的意识——喝多了!

别人写刘先琴容易记录事件要闻,我的回忆却常常是这日子的琐碎。那时候,宛平和我的父母都不能在家,宛平有自己的房间,我就经常猫在他那里,一起干着那个时候孩子干的事情。怎么也想不到,捣蛋的冯宛平,后来会成为河南乃至中国当代商业经济研究和实践大书里的一道光芒。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还没来得及活明白呢,个人的阅历已经可以写成很长的简历了。人生况味,甘苦皆存,我给先琴说,也许哪一天我会去写宛平,写写方风雷、胡葆森、杨松林……这些河南经济的拓荒者,写我们这一代人真实的存在和情感。其实也可能不需要去说太多,我们生活过也就是了。

和先琴一样,青青的职业也是记者,但她本色是个诗人,著作颇丰,还斩获不少让人羡慕的奖,记忆里曾很惊叹她的一首写列子诗:

一个人对风模仿

模仿久了,自然也会变成风

这是个危险的事

风在立春日步履缓慢

梅花不经意的一瞥

洞里的人猛然惊醒

九年入定,世界已经变得温暖

必须起飞,一念之差中的虚无

正在席卷中原

从列子到达摩,很像我们的一些生活。

——齐岸青

刘先琴

她坐在花园里,高高的玉兰树捧出白玉酒杯,她低低地捧着书,四周的紫叶李、山楂、月季、桂树都俯身向她,只有风调皮地掀动手里的书卷,鸟啁啾着从这棵树杪跳上另一棵树杪。透过别墅一楼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书房里的书一排排安静地出神。这让人羡慕的开放大书房,什么样的女主人配坐在这里呀。

齐耳短发,大眼睛带着笑意,说到开心处爆发出爽朗的大笑,兴之所至,她会丢下书本,在钢琴上为你弹奏一段熟悉的曲子;临别,不由分说,她会自己开车送远道的朋友回家……在她身边,你会发现她结实柔韧的身体里,永远燃烧着热情的火焰。

她就是著名记者、作家刘先琴。她的家位于郑州长青路的鑫园,这个四季有花的大院子自然成为文友心仪的地方。玉兰开花了,月季绽放了,山楂结果了……她把五颜六色带着露珠分享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