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也不俗——滇池边百草村三车书苑读书笔记《人物志》衔珠九从前,云南爱吃米线,四川涮火锅,广东喝粥,北方吃馒头面食。现在,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家乡菜。饮食在中和,在变得更加好玩儿。方言在融合。少数民族和一些地方特色风俗风情,更多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原文“虽不改其俗,常以孝友为本。”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但有孝心讲友爱的小鸟是森林里的模范公民。国家,民族有难的时候这种孝道与情意的传承最可能彰显出来并力挽狂澜。俗世洪流,各有千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精神文明在祖先眼里是根本,牛啊。古人对人才的任用标准抓得很具体,大才,永远是德行排第一。中国人的用人智慧就是人品好,患难与共的排内圈,有能力没品德的排在外圈,看你的变化。没能力没品德的就是混世磨王了。有些同学觉得利最重要,正利肯定是好的,也叫正财,不单单指金钱。放眼看看世界,看看周围,唯利是图,张牙舞爪,舍本求末的国家,团队和个人,哪一个是过得舒服的?平安,喜乐,健康,哪一个不是大钱?大利益?老天很公平。张嘴编瞎话,到处欺负人,挑拨离间,色厉内荏,没有好果子吃的。《人物志》里这个俗,不是粗俗。是风俗,是平凡里的各种美,是神农尝的百草,满满的神韵和功用。南怀瑾先生推荐的经典难呀,有时候拿起来又放下,害怕呀,读不懂。但真信了老祖宗的这份恳切与婆婆心,去照着做,发现,咦!太好使了,自己豁达了,父母开心了,好朋友和贵人来了。小张自己正在经历这个痛苦+愉悦的旅程。一个俗人,也可以去链接和建设孝心,与友爱的气场。祖宗慈悲。恭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