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观察楚汉相争的整个过程,刘邦从来没有想出过一个对策,无谋无才,汉兵所有的计策全部来自于刘邦的下属张良、萧何等人。从刘邦的为人来看,道德也不是很崇高,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置妻子的性命而不顾。于是刘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二流的人才,然而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人怎么最终走向了皇帝的宝座呢?然而细细想来,恐怕领导与一把手并不一定要很高的智谋。纵观古今皇帝,哪一个皇帝需要那么高的智谋呢?汉朝有一位学者专门研究人才,并写了一本书叫《人物志》,他将古今人才分为两类,一种是当皇帝的特殊人才,一种是专门出谋划策的普通人才。用通俗的话说,皇帝是通才,而谋士是偏才。然而为何通才才能当上领导,坐到一把手的宝座呢?而那些偏才却只能为皇帝效命。《人物志》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解释了这一现象。在一盘菜中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种味道,哪一种味道是这道菜的主力呢?这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不是这道菜的主力,因为哪一种佐料的浓度过大了这道菜就会出现口味不协调。盐放多了,这道菜就会很咸。辣椒放多了,这道菜就会很辣。糖放多了,这道菜就会很甜。哪怕一种味道放多,这道菜就会让人难以下咽。于是酸甜苦辣咸都不是一道菜的主力。那么哪种物质是一道菜的主力呢?就是那一碗无色无味的水。水无色无味却能统领一盘菜,这就是整个集团的领导者。假设盐加多了,浇上一点水菜就不咸了,辣椒放多了,浇上一点水菜也就不辣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能统领酸甜苦辣咸,水才是一盘菜的集团领导者。没想到无色无味的水在一盘菜中起到那么大的作用。让我们分析刘邦,他不就是那一碗无色无味的水么?无德无才,却在统领手下谋士起到关键作用。于是乎一把手并不需要多高的智谋,一把手的核心作用是统领团队,让团队做出应有的贡献。当然,虽然刘邦在智谋上比不过张良、萧何等人,但并不意味着刘邦可以无所事事。集团领导者要做到会听、会问、会用。即便领导人自己不出谋划策,那也要懂得该让什么人献策,别人献的策用还是不用,用了又该如何用。这些都是领导人必须琢磨的事情。众所周知,刘邦最大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因此精明的领导者不该只等待下属前来献计,而也要主动向下属询问计策。一个集团内部总会有矛盾,对内各个部门之间有矛盾,对外关系上也会有矛盾,领导的核心作用也在于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让团队的运作稳定协调。由此看来,即便领导人没有很高的智谋,也要在处理矛盾上多多下功夫。这样看来,看似无德无才的刘邦也是不轻松呢。相比之下,项羽便是一个偏才,他的性格过于暴躁,并且刚愎自用,起不到一碗水那样调和自由的作用,怪不得项羽难以在楚汉战争中胜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