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再青春”研学沙龙活动侧记(三首)文/傅少森题记:安徽合肥民办健乐老年大学以“花开三六五,创新养学游”为宗旨,首次组织教职员工开展“再青春”研学沙龙活动,特以《水调歌头》三阙而记之。一、六家畈今昔照冬月寒风日,细雨任霏绵。鹤须青壮,欢歌驰向六家园。古屋民居旧貌,重点文明保护,吴氏近千年。砖瓦显沧寓,人去不归还。.农耕畴,功征战,将侯沿。鱼乡米地,名播遐迩世云延。人杰地灵族旺,天淡水清山峻,盛誉古今传。举酒邀游乐,快意再春研。注:六家畈村位于合肥东,宋朝有吴姓,其二世吴再三因生六子迁居此地农耕而得名,现为侨乡之地。六家园:此指六家畈之家园。冬月:农历十一月俗称。二、票证钩沉录年代见证者,说道不须言。缤纷多彩,陈列令眼乱缭然。抗战解援建设,烟漫饥荒计划,历历若浮前。功劳诚堪定,方寸展人间。.烟云过,事境转,不复还。丰衣足食,何必另纸购增难?旧物远离消遁,诚信仍应佐证,事顺理难偏。生活蒸蒸上,面目再新传。注:合肥肥东县票证博物馆系征用六家畈古民居一隅规划建成。“抗战”句,简指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几段历史时期;“烟漫”句,指硝烟弥漫年代、饥荒岁月、计划经济时期。插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军书法作品三、粮库新颜赋仓库余粮足,百姓不心慌。曾几何日,储备消却饿饥肠。黎庶插栽收割,天赐风调雨顺,欢悦纳公粮。留足自家的,余卖亮风扬。.新时代,衣食裕,健乐忙。追求品质,生命层次更阳光。变废为佳升华,打造新奇格局,艺术任驰航。身意皆存益,文化漫侨乡。注:六家畈近邻有一处废弃“粮仓”,现变废为新,正着力打造人文艺术新景观。作者简介:傅少森,男,安徽合肥人,文学学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曾七次获省军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独撰出版专著、译著及在海内外刊发论文、文章、译文及散文、诗词等作品数百万字,诸多篇章获奖及入编典籍,业绩入编《中国人物志》等40多家大型辞书辞典。中诗网认证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安徽省诗词学会等会员。百度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