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月兮书记(读《人物志》笔记第六期)在《论语》中,孔子指出有三类人是难以教化的,哪三类呢?第一类:狂而不直;狂,是说明这个人有进取心,但只有进取心还不够,还必须做人正直,如果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却不正直,危害肯定会很大。第二类:侗而不愿;侗,愚蠢的意思;愿,谨慎,一个人比较愚蠢,如果再加上不谨慎的话,做事更加粗心大意,会出乱子的。第三类:悾悾而不信,悾椌,诚恳的样子,一个人如果外表诚恳,但不守信用,他会去做欺诈的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国学智慧#原文:“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译文:“痛恨外表诚恳,但不守信用的人,让这些人知道虚伪欺诈是不能常保的。孔子说:察其所安,观其所由,就知道这个人的举止人品了。人物的考察,如此就详备了。”这里的“为”字通“伪”,是虚伪的意思。孔子告诉我们知人办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视、观、察,这在第四期的笔记中叙述过。现在关心的问题是这一套知人之术的建立,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实,视、观、察,只是用心的程度不同而已,考察一件事物,要多方面审视,何况一个人呢?怎么用心,属于智慧的范畴,孔夫子告诉了方法,如果没有智慧,还是不会用,也等于没用,但夫子给出了一个框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加以灵活调整。佛家讲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可以看作是知人的过程,而在知人的背后,好有个不动的,如果自己先混乱了,自己都认不清,又怎么知人呢?儒家强调有内而外,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文:“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此是文章作者的谦虚之词,依据是圣人的训诫,记录辨识人才,使用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希望补缀前贤在这方面的疏漏和缺失,也是希望有博学的君子裁决浏览的意思。三不朽里面,立功、立德、立言,作为一位想有所建树的君子,如果不能在立德、立功上完善自己,也可以在立言上下点功夫,毕竟都是千古事业!序文小结文章开端讲聪明,有聪明必有用武之地,用武之地在于知人。通过讲述知人的作用,强调了知人是达众善,成天功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先代的圣人已经走得很远,我们不妨跟上他们的脚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