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了,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仙游青年人物志(一)丨一位不会讲仙游话的仙游青年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世纪难题:到底是应该选择高压力高回报高成就感的三高奋斗人生?还是轻松安逸没有成就感的躺平生活(哦不,这样只能算活着)?

你是否曾跟家人大吵过架,那种不被理解的撕心裂肺的吵,不是不懂得尊重他们,只因为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孤独、绝望,并且对是否坚持做自己而迷茫。

以及,你是否纠结过是该跟自己喜欢的人还是喜欢自己的人谈恋爱?

这些我都遇到过。

01

15年的我正读大三,暑假前学校会例行组织学生参加一门名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课堂上教授开门见山的说:“这是一堂会影响到在座所有学生的人生一辈子的课程”,这定义显得这门课十分重要。

然而我并没有听,一个字都没有。

那时的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毕业后让家人帮忙找份工作给我就是。

暑假回家,从来不跟老爸嬉皮笑脸的我突然变得笑口常开,并找了一个不下雨的晚上在晚饭后跟老爸提议:“要不今晚整点小酒来喝喝?”我爸愣了足有10秒钟,笑了一下答应了。

那笑容本以为是个好的开头,结果发现是我想多了。

上大学前家里不让我喝酒,上大学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不爱喝酒,酒量极差。不过那晚我们喝到了凌晨3点,软磨硬泡+软硬兼施,真的是把小命都豁出去了。

然而,无论我怎么说,老爸就淡淡地丢过来一句话:“自己的工作自己找,关我什么事?”

这句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我的内心的小宇宙在最后一刻一下子蹭地就沸腾了,甩出了一句改变我一生状态的话:“自己找就自己找,有什么了不起。”从此便踏上了返校求职的折腾道路。

所以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些专家教授其次。

即使现在回想起大四上学期刚开学秋季招聘的那段经历,真是对那时无知侧漏而又迷之胆小的自己给笑哭。

大四开学,在专场招聘会的现场其他同学拿着大三“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就开始准备的成熟简历端坐跟着用人单位HR老师的讲话节奏有节拍的频频点头,而我坐在一边拿着手机问百度搜索大学毕业生求职模板,显得很是焦虑;

在面试室门外的走廊排队,其他同学西装革履手拿着抽杆夹装订好的简历昂首挺胸时,我穿着T恤短袖牛仔裤两眼盯着自己的粗糙简历心里默念着还没有背熟的1分钟自我介绍;

在群体面试进行到模拟竞争性谈判时,面对其他同学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且气宇轩昂的谈判姿态,头冒冷汗的我只能故作镇定地说上一句:“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不认同...”

太多的细节历历在目,要不是熬过了这段面试经历,我可能一直会是一条遇到事情就害怕焦虑到只想躺平的咸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可能是我在求职道路上的那种“求职虐我千百遍,我待求职如初恋”的不离不弃的精神感动了老天爷。

最后我拿到了各种类型的offer,有外企的/国企的/私企的,销售岗/技术岗/管培生,第一年年薪上10万的也有几家。

但这些都是后话,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私信我,我把我的求职经验分享给你。

02

这是发生在去年的事情,在华为系公司工作了5年的我有点体力不支,身心俱疲的状态。

当我在为未来的路该如何走而纠结烦躁时,突然接到来自家乡神秘人士的电话,操着一口浓重的本地腔告诉我:“家里某某姑娘长得漂亮,人很好,我把电话给你,你主动加一下聊聊看。”“你有加人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