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百姓故事》特约作者:姚服群
近日,我忽然接到江西省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华姚网记者姚绍弦宗亲的一个电话。说在我省红安县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时,发现了红25军75师师长姚家芳的名字,经多方打听,方知姚家芳为湖北英山人,当联系到我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且又十分扼腕心痛。作为我是姚家芳烈士的堂侄,居然对先烈的生平知之甚少,远不及邻省的本门宗亲,当听到这消息后,我便约他择日陪我一同前往红安,完成多年未了的夙愿。
姚家芳烈士生于年,湖北英山江家冲村人,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与老四姚家访烈士先后参加革命,家访曾在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手下任营长,在攻打光山战役时牺牲,因当时信息闭塞,家访留下资料甚少,年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姚家芳于年毕业于罗田私立高等小学,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广州学生运动遭通缉,后到武汉从事革命活动。年8月回英山开展革命活动后,奉命赴广东参加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年返回英山,与英山中共党员姜镜堂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年奉命打入金铺团防,任教练,做兵运工作次年4月参与领导了英山起义,并率部分团防携枪参加了暴动队伍,英山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后,任副总指挥兼钢枪大队大队长,随后接任总指挥。
曾于金仁先率领武装力量余人,同五倍之敌在英山张家咀激战给敌人重创,保卫了根据地。同年7月,率英山红军配合红一军击败敌人韩杰一个旅,并亲自参加肉搏战,杀敌两名后,奉命带三百余人调红一军工作。历任红一军随营学校校长。中共皖西特区委独立营营长,年任红10师28团团长,徐向前总指挥决定将蒋军34师岳维峻部歼灭于双桥镇!姚家芳团作主攻部队,经过激战攻入敌人指挥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体系。为全歼敌军34师立下大功。
年5月,随着红军连战连捷,部队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期间姚家芳身经大小战斗30余次,三次负伤,治疗期间在红安七里坪彭杨学校任教三个月。伤愈后奉鄂豫皖省委之命到独立第二师任副师长,红四方面军转移后率红25军团牵制敌人,在邓家桥和高桥等战斗中重创敌人。年任74师师长,后任75师师长,年5月与吴焕先等共同指挥再次攻打七里坪,战斗十分艰苦,敌以重兵合围,我军形势极为不利,此时他多次提出建议,跳出包围,寻机歼敌未被采纳。还遭疑忌。
年9月在“肃反”中被错杀于皖西北大埠口,可叹一代骁将没有死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倒在了错误路线的屠刀下,阴霾散尽终有日,拨雾云开见天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他错杀平反,写入了史册,在英山烈士陵园安厝他的灵位。
当徐向前元帅得知姚家芳烈士遗孀带着一双幼儿为他守寡一生,并抚养孩子成人,顿时痛哭,并嘱咐原湖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张体学(曾是姚家芳师部警卫营一名班长)对家庭给予关照,原黄冈军分区司令员刘盛基(系姚家芳舅弟)也曾多次问及家庭是否有要求,均被我的伯母婉言谢绝,不给党和政府增添半点麻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正是对这个革命家庭的无私写照,正是有着千千万万无数英烈前赴后继,换来了中华民族解放。
百年的风雨,百年的追求,百年的缅怀,百年的奋斗,祖国已发生了沧桑巨变,足以告慰先烈英灵。万里长征,红色经典,那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为红军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那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辉煌的未来。
附:资料来源,《中国红军人物志》、及《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资料、《姚氏家谱》及宗亲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