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还活着,看着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看到我们的生活这么富足,一定会心满意足的。”今年岁的李肇庄依旧对父亲口中的“赓棠”记忆犹新,这位被称作“赓棠”的人,是李肇庄的二哥李肇棣,原字赓棠,后改字棠萼。
李棠萼,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马厂(原重庆轮胎厂)人。
根据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饶道良编撰的《井冈山人物志》记载,李棠萼是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韶关,加入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随后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游击战争,年后,任红一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二师五团参谋长、第二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共苏区历次反“围剿”争斗和中央红军长征。年8月,在四川松潘毛尔盖被反动分子杀害(年4月18日,《重庆晚报》曾作报道)。
▲李棠萼留给后世子孙唯一的照片直到李棠萼去世后18年,他牺牲的消息才被家人确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岁的李肇庄老人和她的侄儿侄女们在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九龙坡区老年公寓里,向慢新闻记者讲述了李棠萼当年参加革命的故事。
▲李棠萼的妹妹李肇庄和侄儿李显浩怀念李棠萼就读于广益中学
受先进思想影响毅然参加革命
李棠萼生于年(资料显示),李家一共育有5个孩子,李棠萼排行老二。
李棠萼的父亲李克全当时在四川一带经商,做的是皮草生意,把资阳的猪鬃、羊皮等收来贩卖,养活一家人。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尚算不错,李棠萼从小就能上学,在重庆广益中学(现南岸区黄葛垭文峰段78号)读书,并在那里受到萧楚女、恽代英等人的影响,决定参加革命。
对于当时的李家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李棠萼选择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只一心希望他回来承继家业。
后来,李棠萼因革命在上海被捕,被族兄李肇甫花两百大洋给保释了出来,没想到没多久,李棠萼又不见踪影了。
年,家里收到一封从广州寄回的一封信,这才知道,李棠萼已经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学员。年,广州起义后,家里再无他的音信。
李肇庄曾听大哥李肇桂说,当时,二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曾经回来邀约他一起参加革命,李肇桂还曾前往夫子池(现重庆二十九中所在地)聆听过先进的革命思想,但由于自己是家中老大,需要继承父亲的生意。最终,大哥未能与兄弟同行,成为后来最大的遗憾。
父亲临终前的心愿
找到失踪多年的老二
广州起义后,李棠萼失去了消息,也成为一家人心中永远的挂念。
年,李棠萼的父亲去世,去世前,一直心心念念着这个与众不同的老二,并叮嘱子女们,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二哥。
这年,四弟李肇材(字纵横)试着给中央组织部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帮忙找到李棠萼的下落。
年1月7日,中央组织部给家人回信,字字庄严,语气沉重——李纵横先生:来信悉。据我处烈士英名录载,李棠萼系红军一方面一军团烈士;李棠萼,黄埔六期学生,职别是二师参谋长,四川重庆人,大革命时期入党,广州暴动时入伍。年于毛尔盖附近阵亡。
▲年,中央组织部给李棠萼家人回信,证实其牺牲的消息也就是说,收到这封信前18年,李棠萼就已经牺牲。
随后,在当年2月24日,李家又收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年2月24日,烈字第3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以毛泽东主席名义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李棠萼的牺牲证明书▲“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牺牲”,意味着记忆里那个思想进步的青年,再也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但骨肉至亲的兄弟到底是怎样牺牲的,李家人想弄个明白。
《我的前一百年》回忆出版
详细记叙了李棠萼的牺牲经过
关于李棠萼的牺牲,家人查到的版本很多。
九龙坡区文史专家何承玖对李棠萼先烈的牺牲充满敬意,他也在积极寻找李棠萼牺牲的缘由。在查询的过程中,何承玖发现,有的讲述李棠萼在牺牲时,是在松潘毛尔盖遇到反动武装,被乱棍打死的。还有其他牺牲的版本,看起来都和真实情况不太相符。年出版的《我的前一百年》,给李棠萼老人的牺牲细节,带来了最真实的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原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中将,他曾是第二师五团参谋部的通讯兵,在《我的前一百年》中,他详细描述了李棠萼牺牲的细节:
年8月的一天,早饭后,部队准备集合出发。李参谋长吃过早饭后带着警卫员到村外部队准备集合的场地上,突然,有几个人挥着大刀向李参谋长砍来,李参谋长当即被砍倒在地,鲜血四溅。……李参谋长躺在地上,鲜血浸透了衣服,手捂着胸前的伤口,壮烈牺牲。
▲原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中将在《我的前一百年》中,详细描述了李棠萼的牺牲(复印本)他才30多岁(记者根据李棠萼家人口述注:实则28岁),毕业于黄埔军校,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红军部队无比热爱,对战术要求严谨,对工作要求严格……
在确认这个消息后,李棠萼三弟李肇槐的儿子李显浩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家族里的亲人,“二伯牺牲的细节终于确认了,爷爷和他的兄弟们,总算能瞑目了。”
最终,师长、政委、战士们用担架抬着李棠萼的遗体到达毛尔盖,举行了追悼会之后,下地安葬。
文史专家的找寻
亲人们的回忆
如何找到李棠萼的亲属的?这其中,九龙坡区文史专家何承玖可谓用心良苦。
何承玖最初在九龙坡区修志办工作,修志过程中,他来到当时九龙镇杨坪村,当地的前村支书程国庆提起了李棠萼,“李棠萼是红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妹妹现在还住在我们辖区。”
当年的地方志上,对于程国庆提到的这位李棠萼并没有记录。
为了求证真相,何承玖多次登门拜访。在李肇庄老人那里,何承玖总算见到了那被尘封多年的烈士证书并聆听到了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
▲李棠萼的家人们李肇庄说,自己是年出生的,二哥离开家时,自己还是婴儿,因此,对二哥所有的印象,全部从父亲、大哥、三哥和四哥的嘴里听到。
三哥李肇槐的儿子李显浩今年78岁,从小听到过爷爷、大伯等人关于二伯的描述,凭借回忆,他还能勾勒出这位从未出现在他生命中,却对他影响至深的人。
“那会儿我们爷爷家条件好,他能读书,但他给爷爷说的是,要解救更多的贫困大众,自己要参加革命。二伯牺牲的时候28岁,没有结婚,无子嗣。”李显浩说。
李家的族谱里,关于李肇棣的记录是这样的:肇棣,字赓棠,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二月二十四日时生马厂。
▲族谱上的李棠萼(即李肇棣)年,李家请何承玖为其家族重刊巴县马王场下石桥官庄《陇西李氏续修族谱》作序,将李棠萼等人的革命先进事迹一一载入族谱,以便传承子孙。
今年,距离李棠萼牺牲整整过去了86年,“如果二伯能听得到,我想告诉他,二伯,您当年的心愿,如今已经实现了。”李显浩说。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