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海那边创始人谢仕梅海那边,月亮圆

北京知名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娶了红玫瑰,红的——蚊子血,白的——窗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饭黏子,红的——一颗朱砂痣。

老话儿说:“远香近臭”。你在中国,是不是天天想看外国的月亮?

不出轨不易,想移民更难。移民互联网机构“海那边”创始人兼CEO谢仕梅Gogo深有体会。

从前,有场金融危机,吓坏了一群人,于是他们想移民。那时候25岁的Gogo,开始了解移民这件事情。因为世界那么大,生活不止一种选择。

不过隔行如隔山,Gogo在腾讯做了8年的产品经理,对移民一窍不通。她翻墙,泡论坛,聊QQ,还是挺难真的把这个行业看透彻。

13年孩子落地,Gogo为了能够在未来给孩子自由选择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的权利,下定决心要移民。Gogo找了个中介,好奇怪为什么所有中介都要让你上门呢?电话里还不给讲。

Gogo上门了,稀里哗啦得到一堆信息,原来移民是这么玩儿的:

信息就是移民机构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一定要信息不对称。你上门,医院的咨询师一样,从头到脚打量你,判断能从你身上榨多少油。灰色地带很灰,除了正常的服务费,还有律师费,第三机构收费,证明费……

他们为了获取一个客户,会下血本:从奢侈品消费店、银行买客户名单,百度广告竞价,收效没保证但乐此不疲。

Gogo办了一个技术移民,前置收费的行规要求下,交了几万块钱的服务费,开始等着进度。越等越抓狂,怎么邮箱里连个要证件的邮件都好久没有了?谁成想,负责Gogo项目的文案回家生孩子了,于是Gogo的移民被无限期延迟。

Gogo发火儿,发邮件要电话号码,但想骂人都找不到对象,Gogo要退款!

Gogo是一个被抛弃了的欲移民客户。

想移民有很多动机,Gogo想的最多的是可以多一个选择机会,也这么难。因为怀孕辞职的Gogo早就动了创业的念头,转念,为什么不做移民?

于是有了“海那边”,首家互联网移民平台。

这是一个有情结的名字,像极了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也让人想起余光中的留恋: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海那边”做的事情却很决绝:要颠覆传统移民机构。

一个顾问(传统移民机构的销售)来面试,问Gogo:你能谈到8万的单子,为什么只收3万?这不是傻吗?这个人没有进“海那边”,双方都谈不拢。Gogo说,她用人,价值观相匹配是第一位的,能力其次。

转型不易。颠覆传统行业的O2O服务创业确实考验耐性,特别是思维方式与盈利模式的突破。你会发现,转型要破釜沉舟,就要打断骨头付出代价,连着的筋必然会痛。

Gogo的创业从13年准备,14年正式开始,是O2O移民服务。从注册,到依据基本信息评估项目,选择符合项目,再到全方位咨询,海那边一站式分析,明码标价,几乎把获取客户的成本降为零。

如果信息透明了,传统机构最核心的壁垒被打破,“海那边”的信息被抄袭,模式被复制怎么办?

传统移民机构之所以保护信息,是因为畸形的传统移民行业生态:中国的移民市场尚未完全被开发,移民仍是小众。机构先保持神秘把你关在门外,进来了,抓住一个就吸干血。Gogo了解到的很多机构,有10个签单用户就已经够吃一年的了。

而Gogo的做法是,信息对称,进程透明,这样吸引到的用户,6月份上线的“海那边”,网站UV可以达到一般机构半年的量,一个规划师(传统机构的顾问)一天平均3个以上的接单量。

但这不是最决绝的,灰色地带的收费“海那边”摒弃掉了。没有短期获利的高额提成,现阶段的人员工资和传统移民机构相比,必然会少,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招人难。

Gogo为了建立核心团队,乔装打扮高级顾客,有巨额资产要转移到国外,就为了骗个机会挖某知名移民公司的高层L。GOgo带着L吃了一顿近3个小时的饭,想说服L的加入;L仍然一口回绝。

Gogo没死心,让L参加了半年的产品会,L说,Gogo你拉到投资我就来。L果然来了,因为“海那边”融到了真格基金。

Gogo与徐小平先生

“海那边”是真格基金第一个没有见过徐小平本人就签合同的项目。年的平安夜,徐小平在加拿大陪家人,赶不回来,但把“海那边”应下来了。第七个工作日以后,Gogo收到了融资款。

后来,Gogo和徐小平吃饭,他聊到自己在新东方创业那会儿,深知最赚钱的就是办美国签证。

如今的移民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蓝海,还没有被互联网化,但早晚的事情,这个行业或许能出一个百亿级公司。

美国签证,在80年代那么让人引颈眺望,现在依然。

有各种“不得已”和“我期望”,但心里都在同时想着“红玫瑰”和“白玫瑰”。

Gogo深有体会,所以她喜欢“海那边”的LOGO。

那是一只回头鸟,天苍苍,野茫茫,回头望故乡。

排版

文荣

图片

嘉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