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C8.0
保研人物志
别害怕开始
别害怕失败
基本信息
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经济统计学
绩点排名:1/57
英语:四级,六级
科研:国家级大创立项、本校大数据研究院项目
奖项荣誉:国家奖学金*2、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员骨干等。
学生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主席团成员
申请情况
夏令营投递:海海投(真的投了很多…),清北复交人、武大华科、南开厦大……
夏令营入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硕博项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夏令营优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最终去向: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历与感悟
对于我来说,保研这段经历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其中有很多很多的辛酸与泪水,有一些神奇的偶然,也有最后成功的轻松与喜悦。
在整个保研的过程中,我可能属于心态不太好的那类人,经过一些挫折、一些打击,我也开始重新审视和了解自己,并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些果敢和勇气,不要惧怕开始,惧怕失败。
下面就开始我的经历分享吧——
(一)准备阶段
大一
我的保研路可以说从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刚进入大学我就确立了保研的目标,大一的我努力把成绩提高,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自习室度过,记得大一在首义校区,最常去的楼就是文津楼,因为当时住在40栋,离那里比较近,而且教室也多,比较方便。
现在想想大一的自己属于比较执着的人,对于学习并不是冲着考多少分去的,比如学习数学分析,我会提前把要上的内容全部看一遍,对于书上每个证明都会认真地揣摩,确实学得很累,但是我觉得也为自己夏令营时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这样努力了一年,大一评奖学金时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当时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竟然能够得国奖,因为我们年级当时只有4个名额,每个专业也不见得会有一个,所以自己是很开心的。这一次奖学金评选确实也给我很大的鼓励,而且一旦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以后就会想着变得更好,这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欲望,也可以说是现有荣誉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吧。
其实现在想想大一,也不用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还是要抓紧这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用考虑的时间多出去玩一玩,哈哈哈~
大二
大二的我,在学习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因为已经经历了两次期末考试,我自信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也督促自己一如既往地预习和复习、不仅了解每个结论,也尽可能地记住它的推导过程和意义,这也是我现在还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两门课的知识点比较熟悉的原因,夏令营的时候对它们的复习比较少,但还有一些比较深的印象,可见平时学扎实是很重要的。
除学习以外,我在大二的时候也跟同学一起开始做项目,有了一个国家级大创的立项,并在暑假的时候进行了调研。说到科研项目,其实是我的一个短板,其实尝试做项目可以从大一就开始的,可是我硬是拖到了大二,这也是我给这次经验分享取名为“别害怕开始,别害怕失败”的原因。所以,建议大家项目可以早点开始做,通过这些立项、结项书的书写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大三
大三下学期,保研战正式打响。前面说过,我有点惧怕开始一个新的阶段,在某个阶段的起点总是各种纠结,在保研开始的时候心态就不太好了,感觉自己要写好多好多的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等等,有的时候还要根据申请的学校增加各种材料,想起来就很繁琐。但是再不想开始走的路也总是要开始的,因为人生就是一条单行道,在这条路上的我们,只有向前。大约是三、四月份,我写好了所有的材料,并且在五月开始投递这些材料。
说到材料,这里必须要感谢我的老师们。去年疫情期间比较特殊,推荐信特别不好弄,给学院的老师发过很多次信息、打过很多次电话,老师们总是很耐心地帮忙,甚至有帮我寄推荐信的老师,至今想来,心里还是很感动。同时,还要感谢当时留守在学校的聂顺同学,几乎所有学校的申请表都是他帮忙跑、帮忙盖章,虽然现在还没有见过他,但真的很谢谢当时他的帮忙。
(二)参营阶段
接下来,就开始跟大家分享我的夏令营经验——
复旦管院
第一场面试在复旦。其实一直到六月底我都没有收到一份入营通知,可能今年疫情,几乎都是线上夏令营,大佬们参加的比较多吧。记不清是哪一天了,正在打印店打印材料的我突然接到一封邮件,点开一看,竟然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硕博项目入营通知。
我当时就很高兴,但是也十分紧张,没想到第一个要参加的夏令营是复旦。发放入营通知到线上面试不过四五天的时间,我当时还有个课要线上考试,考试跟面试是同一天,复习的时间就更少了。
就这样紧紧张张过了几天,到了面试的那天,我记得是下午,因为第一次线上面试,我一个人坐在镜头前面,面对对面五个老师,虽然他们听起来没有很严厉,但我依然很紧张(此处不禁要为我当时的心态打个差评…)。
老师问的问题都是从基本的东西出发,由于面试的专业是“商务统计”,老师问了很多关于数学和数理统计的问题,不知道为啥,当时我明明复习了的知识点也说不出来了,所以整场面试就很垮,最后一个英文问题让我复述一下自己的论文,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所以当时面试完就很崩溃,觉得自己没有表现好。现在想来,也许是第一次面试吧……就这样,我失去了进入复旦的机会。
华科经院
第二场面试在7月10日以后,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面试,当时我报的专业是数量经济学。
华科的面试比较简单,因为是线上,也没有考试,你自己做一个PPT讲述你的项目或者论文就可以,然后老师再根据你的讲述提问。这一次面试我突然不紧张,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有了一次经历,我觉得再不济也会比面试复旦的那场要好很多吧,哈哈哈。
当时是三个老师同时在线,他们比较和蔼,提的问题也不苛刻,还会帮你指出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认真解释就好了,全程气氛比较和谐,面试过程中我笑了很多次,老师也笑了很多次(也许是因为我的解释和回答比较有意思…)。面试完,自己觉得还行,不过结果没出,心还是悬着,准备参加下一场武大的面试。
武大经管
第三场面试应该是在华科面试后的第二天,武大面试的要求比华科严格,要求双机位,而且有好多老师一起面试,面试专业是数量经济学。武大对于夏令营入营同学的要求比较严格,基本上只要了专业第一的同学,所以优营率很高。
我记得当时是抽题目回答,第一个就是英文问题,我个人英语不是很好,愣是没听懂,老师就慢慢地说,还会引导我。后来终于回答完了英文问题,开始专业问题的提问,因为武大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我当时其实有点怕老师问我经济学问题我不知道,就想着老师你千万别问经济学内容,还是问我统计学…结果,后来,她还是都问的经济学有关内容。当时我正在复习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内容,还好对宏微观经济学有些复习,也跟她说了我的理解,不管对不对吧,我觉得反正我尽力了,该说的都说了,哈哈
厦大经院
我最后参加的一场夏令营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大经济学院真的十分严谨,要求也很多,战线拉得很长,一共七天。
首先是英语面试,不是很难。参加厦大经济学院夏令营的途中,武大和华科的优营结果也出来了,我总算是有了两个优秀营员,心态也有了点放松,在厦大专业面试的过程中,全程没有紧张,跟老师聊天,比较和谐,厦大老师也比较温柔和蔼,感觉很不错。
本次夏令营中,厦大跟其他学校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有笔试,虽是线上,但很严格,双机位、进考场严格检查周围环境,而且要考试四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学、政治经济学。
当时数学倒是没有过多地复习,主要复习宏微观,但是我觉得宏观经济学考得太难,还不如不复习,微观经济学好很多,自己觉得基本都做对了,数学虽然没复习,但感觉比较好,觉得至少对了80%,所以我前面说基础扎实很重要。政治经济学时间不够就看了半天,大概有个60多分吧…
所以厦大整体情况还是不错,不过它给人心理上折磨太大,因为时间实在太长了(嘤嘤嘤……)
(三)录取阶段
选择武汉大学
厦大结果在8月底出来了,我获得了优营,但没告知专业(它是自己填的专业志愿,所以是不知道的)。所以夏令营我取得了三个优营,当时就感觉自己很累了,什么也不想做,就像有一位朋友说的:“那间用来面试的房间,我好久都不想走进去”,我很理解,这可以说是一种阴影了……
最后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当时我的妹妹(会计学院的一名同学)还没有去处,以为她要留在本校了,而且厦大又要提前确认,所以还是决定留在武汉,选择了武汉大学。
最戏剧化的是,妹妹在填系统的前两天被告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补录了,我们都觉得很神奇——现在问我有没有后悔当时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也许这就是我们要分开的节点了,人不可能永远有一个你最熟悉也最熟悉你的朋友或者家人在身边,我们都要学会慢慢长大,慢慢变得更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写在
最后
就此,我结束了漫漫的保研路
再不想开始的事情
也在我的努力和挣扎
还有泪水与欢乐中结束了
希望以后的我不再害怕开始,害怕失败,看准了就勇敢地去追、去争取,也希望在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师弟师妹都能一往无前,加油!
保研微咨询
分享|互助|接力
betteryou|betterme
人物志作者:青苹果
排版:小熊尼维
图片:武大官微(侵删)
来稿请投递至:
microconsulting_by
yeah.net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