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是上海滩女作家张爱玲的名言。
大抵大作家都是自小有个性,特立独行。和著名作家戈悟觉聊起这个话题,这位北大才子爽朗笑道:“出名早晚看际遇,但要成为作家,我以为立志一定要早,并要始终盯着这个目标。”
戈悟觉是温州人熟悉的文化学者,国家一级作家,教授。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主动要求去大西北工作。任宁夏日报文艺部主任,特派记者,人民日报特约作家,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宁夏政协常委、文化组长。年调回温州,在国内外大学任教讲学。曾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温州东方道德文化学会会长。发表作品万字,主编书籍万字,著作20多部,有英、法、日、俄、保等文字译本。录制电视剧4部,参加中法、中日文化交流。20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作品奖。
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中国正泰集团、美国龙安集团等中外企业高级顾问。
少年心志当拿云戈悟觉的作家梦孕育于年,那年他才7岁。温州市第三次沦陷,全家逃难到永嘉鲤溪。房东的窗口正对一个坟。少年戈悟觉夜夜面对坟里人,人死了怎么办的问题一直纠缠着他,夜夜失眠,面黄肌瘦。回到温州家里,白色书柜中的书籍让他找到答案:就像他们,留下书,人死了精神和感情犹在。虽然没有老子“死而不亡者寿”深奥,但戈悟觉的少年心志,从此就确立了。
早早开始立志,早早开始投入写作,但被人赏识还是在初一那年。戈悟觉的作文被语文老师陈玮君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在陈老师任教各个班级里,他的作文本被巡回挂在墙上供同学阅读。这无疑对戈悟觉写作热情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年5月温州解放前,我舅舅在温州中学担任校刊主笔。他住在我家,我很早接触新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