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德而至,谓之中庸

(读《人物志》笔记第二十一期)从九个方面去品人,称为:九征,九征都完备,就是存粹之德,如同对黄帝的描述。然而人无完人,世上的人哪位是没有缺点的呢?不过,有缺点也并不可怕,子曰:过则勿惮改!心上的瑕疵,只要想改都可以改掉的,所以孟子说:人人可以为尧舜。除了九征,对于人的评鉴,又分为三类:偏至之才,兼材之人,兼德之人;只要与九征有违,都是偏杂之材。偏至之才,是以他们的一方面才能命名,例如木匠、工匠。兼材之人以他具有的品德进行称呼,兼德之人,冠上了更加好的一种“美”称,也就是德号,当兼具的德都达到极高的程度以后,被称为“中庸”,所以“中庸”是对圣人的称呼。“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什么是具体而微?已经具有圣人之体,但是相对比来说,还是较圣人小,“德行”的意思是:具有了“德业”,还需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这一类的人有大雅的称呼,他们安住在自己的德业上。九征中只具有一征的人,被刘劭称为“依似”,属于德行紊乱的一类,只在某些方面有点才,其他品德没有,如此之人称为“间杂”,是属于人物的末流,他们没有恒常的品德,不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37.html